新华网厦门12月1日电(记者王小鹏、沈汝发)厦门青年吕蒙得知正在此间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有《呐喊窦娥》剧目时,毫不犹豫花了100元买了张票。“我就是很好奇。”他对记者说。
根据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感天动地窦娥冤》改编的这出话剧,剧名本身已经足够引起人们的好奇心。但日前看完这出剧目后,吕蒙却“大跌眼镜”。
“整台剧目充斥英语口语,剧中人都西装革履,与我想象中的《窦娥冤》的景象大相径庭。”他说:“不过,140分钟的戏的确是一场‘视听盛宴’。”
《呐喊窦娥》全剧由“现代窦娥”的向内凝视出发,与《窦娥冤》的叙事并进,古今映照,同时借助于当代剧场,身体和肢体语言、声音等传达讯息。演出既有京剧的唱腔,也有现代舞蹈。
“我想让这出话剧靠近那些最普通的观众。”导演陆爱玲说:“让它走到哪里都可以演。”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也有观众对这种古代故事的现代版本表示质疑,认为该剧缺乏中国元素。陆爱玲回应说,这是一出由学习现代艺术的学生演绎的现代话剧,而不是戏曲,所以在布景和服装设计上放得开。
陆爱玲认为,现代戏剧一定要放胆尝试,没有年轻的观众,艺术就没有生命力。她表示,她将继续向传统剧目寻找灵感。
台北艺术大学作品《呐喊窦娥》于2007年在台湾首演,是亮相此次中国戏剧节的三台台湾剧目之一,也是该剧在大陆的首次演出。
[ 责任编辑:阳艳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