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政府观察网”9月20日文章,原题:中国的新篇章
根据中国传统历法,60年代表一个轮回,因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具有特殊意义。此外,还有更重要、更直接的原因,说明为什么今年的国庆值得关注。此前两年,中国经历了重大自然灾难、经济冲击等不利事情。或许更具战略意义的是,我们可以见证全球力量对比的转移,还有中国自身发展以及与其他国家关系的新阶段。
1978年的政策转向具有重大意义,但情况要更复杂。尽管中国经历“大跃进”和“文革”,但这段时期的发展为后来的“工业革命”奠定基础,而且早期农村社会变革也为许多人带来实在好处。
毛泽东曾在建国时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不仅传递出中国追求自主的讯息,而且反映了一种民族主义。民族主义的当前表现或许可以通过中国提升“综合国力”得到最佳理解。北京奥运会代表了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从经济方面讲,中国影响力扩大的基础是近几十年GDP强劲增长,中国经济对世界其他经济体的重要性增加,以及中国大公司开始“走出去”。中国的科技实力也在增强。不过,所有这些发展不应被夸大。在外交方面,中国的政策出现改变迹象。中国表示需要在国际上更具政治影响力、经济竞争力,打造更吸引人的形象,推进道德和公正。这标志着中国告别先前的保持“低调”方针。在军事领域,中国已进入一个新阶段,精简化、专业化和高技术研发成为最新军事现代化的核心。同时,中国海军活动范围逐渐扩大,中国更多地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对自主的渴望意味着中国领导层不太可能乐于追随国际现状,他们认为现状是美欧霸权的历史结果。对于那些想要中国成为跟发达国家一样的市场经济体的人来说,这一点很重要,他们需要接受中国的未来可能呈现不同面貌。这些差异在经济上对世界其他地方会带来何种影响,部分取决于中国的国际经济互动和实力的本质,或者与之打交道的那些经济体本身。随着中国日益重视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或许还会出现另一种转移。
最后,我们很可能正在见证中国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的开始。这个阶段主要是国家综合实力和发展(改革仅是一部分)。这不是“第四次革命”,而是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更强大背景下的逐步变革。民族主义、对外开放、提高经济自主性、市场化改革、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等可能都被用来实现这个目标,但它们本身不是目标。在60周年国庆后,中国将在酝酿今后10年发展之路的同时继续改变和发展。(作者蒂姆·萨默斯,汪析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