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内罗毕6月17日电 专访:“中国的发展令人惊叹”——一个外国商人眼中的中国变迁
新华社记者赵卓昀
“我与中国打交道的时间比你的年龄还长,”近日在肯尼亚举行的一个中国企业投资洽谈会上,定居内罗毕的埃塞俄比亚裔商人泰基埃·加布雷埃苏斯笑着对新华社记者说。
虽然已近耄耋之年,加布雷埃苏斯看上去仍精神矍铄,而且还在管理着自己的公司。谈起自己的第一次中国之行,这位老者颇为得意地说:那是在1973年。他从随身携带的皮包里拿出一个大信封,从里面取出一张黑白照片。尽管经历30多年的岁月,照片已有些泛黄,但还是可以清晰地看出,照片中右侧的中年人就是加布雷埃苏斯,左侧一位与他握手的正是周恩来总理。
“我当时应中国政府邀请,随埃塞俄比亚一个代表团访问了北京,还见到了周恩来总理,”加布雷埃苏斯边说边拿出另一张代表团全体成员与周总理的合影照片。
那次访问时看到的一切仍历历在目。“那时候,似乎人人都穿蓝布衣服和布鞋,大街上汽车很少,没有出租车,也没有私家车。餐馆也很少,外国人只能住在友谊宾馆,由于房间不够,只能两三个人住一间房。”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加布雷埃苏斯经常往返于肯尼亚和中国之间,尤其是2000年后,几乎每年都要去中国。说到中国这30多年的发展,他感慨不已。“现在,北京等大城市的街上到处是汽车,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人们的衣着打扮也是各式各样,”他说,“我曾见到一个孩子,只有10岁,但钢琴已经弹得非常好了。可见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已经开始关注对下一代艺术上的培养。”
加布雷埃苏斯说,中国的变化不仅仅发生在大城市,农村的进步同样使人眼花缭乱。“我以前曾去过中国农村,看到上百人在田间耕作。几年前,我又去了一家中国农场,看到的却是那里的人在收集牛粪用于发电。”
加布雷埃苏斯说,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是因为人人努力工作,政府领导有方。而他的公司也从中国的发展中受益,业务范围和规模越做越大。以前,他从中国进口的主要是服装。而现在,摩托车、电子设备等高附加值的产品已经占据了更大比重。
现在,每逢有关中国的投资洽谈活动在肯尼亚举行,会场上都可以看到加布雷埃苏斯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