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华盛顿邮报:“革命样板戏”再次走红中国

时间:2009-06-17 15:44   来源:新华网

  美国《华盛顿邮报》6月15日文章,原题:毛再次走红——中国人对遥远的回声反响热烈

  舞台上的女主人公摆出大义凛然的姿势,高唱着歌剧《江姐》中经典的咏叹调“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北京的国家大剧院正在举办它的首个歌剧节,在79天中将演出13部歌剧,其中有4部是中国剧目,而《洪湖赤卫队》和《江姐》是社会主义现实派作品。

  文化大革命期间,在中国惟一获准的娱乐活动是观看8部经典的“样板戏”。《江姐》创作于1963年,是一部旧式革命样板戏,而且被公认为共产主义时代的一种象征。歌剧节的演出票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但票价并不便宜。观看歌剧《江姐》的观众不少,而且显然被深深打动。

  近些年来,中国出现了一股对毛泽东时代的怀旧潮。你可以看到小青年戴着红卫兵的帽子在紫禁城内穿行。还有一些文革主题的餐馆,菜肴刻意制作得粗糙,让它们看似中国饥荒年代的食物,餐馆还表演革命歌曲和忠字舞。

  从一开始,音乐就对毛的革命起到了推动作用。在1942年的一次讲话中,毛大力提倡创作出能够打动群众的大众艺术。由此产生的直接反应是歌剧《白毛女》的诞生。它带来了中国“新歌剧”的繁荣。与《江姐》一样,它根据西方乐器谱写,将民歌曲调与适度的革命情感极大地融合在一起。

  毛的目标实现了,至少很多作品现在仍非常流行。革命歌曲依旧是中国歌手的主要表演曲目,他们中的一些人认为这些歌曲非常经典,并称现在很多歌曲的质量都比不上它们。

  最近重新排演的歌剧《江姐》可能无法与样板戏鼎盛时期的作品相比,但观众还是喜欢。观看革命样板戏已不再是一种任务,而是一种商品,一种人们能购买并欣赏的东西。不过这恰是当初样板戏想教人们摒弃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东西。

编辑:王晓燕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