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阿根廷民族报:2008年堪称“中国年”的原因

时间:2008-11-20 15:06   来源:新华网

  阿根廷《民族报》11月16日发表文章说,有几方面的原因证明了今年堪称“中国年”。首先,“8”是中国人的幸运数字,而2008年将作为中国觉醒和获得历史成就的一年而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这些历史成就包括中国航天员第一次太空行走和中国成功举办了北京夏季奥运会。鼠年是充满了机遇的一年。 文章摘要如下。

  国际地位得到加强

  但中国的主角地位远不止于此,目前的形势正应验了中国的一句谚语:危机即是转机。虽然中国不可能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彻底免疫,但拥有丰厚外汇储备和巨额贸易顺差的中国将借助危机进一步加强国际地位,对设在华盛顿的金融机构施加更大的影响力,并使日益繁荣的国内市场更加融入国际消费活动。

  此间专家一致认为,应该关注这一切,因为这无疑将是未来几年世界经济形势的组成部分。他们认为,应该关注中国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设性参与,以及在调整世界经济政治秩序的框架内,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各中央银行之间进行协调的活动。

  萨尔瓦多大学中国问题专家豪尔赫·马莱纳说:“国际社会和发达的北方国家为了使中国利用经济繁荣来缓解危机而赋予中国的主角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他指出,中国的经济繁荣是在外国投资和国际贸易推动下实现的,中国正在利用当今的形势来获取更有利的地位。

  华盛顿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中国问题专家查尔斯·弗里曼也认为,对中国而言,危机中蕴含着机遇。他说:“毫无疑问,中国将通过20国集团对话进程赢得影响力。北京寻求发展中国家的更大参与,但也小心翼翼地寻求提升自身的地位。”

  已经明显拖累到实体经济的美国金融困境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国实现这一梦想的跳板。阿根廷国际关系委员会秘书长费利佩·德拉巴尔塞说:“中国要求更大程度地参与整个国际体系,包括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和今天已是无米之炊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危机为中国提供了更好地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的机会,而这种融合反过来又给了中国确定游戏规则和提高政治地位的可能。”

  谨慎行事 更负责任

  但北京行事谨慎,中国并不想扰乱世界秩序,相反,中国更愿意保持几十年来使其获得经济腾飞的外部条件。德拉巴尔塞说:“中国正在表现出对国际社会更负责任的态度,因为中国和美国一样,是现行体系的受益者。”但是,让已经跃升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的中国承担起拯救世界经济的重任,这难免有些不可思议。

  中国日前宣布了一项加大政府投资的经济刺激计划。

  阿中商会负责人埃内斯托·费尔南德斯·塔沃阿达说:“由于金融危机造成出口和外国投资减少,中国要求助于中国经济的第三大支柱,也是唯一可以操控的变量,那就是国内市场。政府希望将消费者数量从3亿提高到4亿,也就是说,这是应对全球危机的国内答卷。”

  豪尔赫·马莱纳认为,尽管发生了金融危机,但中国仍将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他说:“受危机的影响,今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将在7%—9%之间,比预期水平低两个百分点。”

  中拉经济具互补性

  中国问题专家塞尔西奥·塞萨兰认为,中国和拉美国家的经济在很多方面具有互补性,这就意味着机遇。但这是否构成了对美国及其在拉美影响力的挑战?塞萨兰认为,挑战的确存在,“但中国已经表明它的兴趣主要经济合作上”。

  马莱纳则这样解释:“中国似乎对于争夺美国的势力范围并不感兴趣。”他指出,中国多次重申,中国处于地缘经济发展阶段,而非地缘战略发展阶段,中国对输出政治模式不感兴趣。

  但是对于是否会引起美国的猜疑,中国是非常在意的,因为美国对中国传达出的任何信号都十分敏感。因此中国在危机期间收购西方企业的策略是不收购全部,只收购一部分股份。

  未来几年内,中国在拉美的投资将主要指向对中国经济具有重要意义的部门,如矿业、农业和能源等,因此巴西、墨西哥和委内瑞拉将是中国投资的中心点。

  总部设在华盛顿的美洲对话组织分析家迈克尔·希夫特认为,目前的危机不会使中国改变对拉美循序渐进的长期政策,中拉关系将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步加深,“不会发生骤变”。

编辑:王晓燕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