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世界报》11月4日文章,原题:中国,联合国眼中的城市建设典范
11月3日到6日,第四届世界城市论坛在南京举行。作为以庞大城市化建设而闻名的国家,中国实在是召开这一会议最合适不过的地点。尽管中国众多城市常常以梦魇般形象出现,不知名的塔楼在交错的高速路间耸立,如同一群埋没在污染中的灰色怪兽,联合国和世行却分别将中国作为城市化的模范加以表彰。联合国在每届论坛上对居住方面的模范创举和政策进行表彰。今年,3座中国城市———南京、绍兴和张家港被授予奖章。
这是否出于外交原因呢?联合国人居署主任安娜·蒂贝琼卡并不这样认为:“中国政府做出了异常巨大的努力,来使城乡关系趋于平衡,与贫困作战的同时,在25年间使5亿人的日收入超过1美元,并大力建造经济型住房……与印度相比,在中国,看不到夜宿街头的人。”在蒂贝琼卡女士看来:“我们可以从中国这些城市实现的巨大发展中学到东西,尤其在当今世界面临金融危机的时刻。”
从1990年至今,中国至少兴建了246座新城,预计到2020年前还要建400座,以容纳大批拥入的农村人口。今天,中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数的45%,预计到2020年,城市居民将再增加3亿,届时这一比例将增加到60%。
授予中国的奖励很看重其在避免贫民区出现上做出的努力。任职于世行的经济学家沙希德·尤素福近日发表的长篇报告指出:“中国成功控制了人口流动,使城市化有所节制。借助飞速发展的经济,城市贫困率被控制在4%—6%,远远低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尤素福看来,中国城市化进程美感不足的问题是次要的:“这些城市确实仍然缺少许多公共空间和绿地。但中国将GDP的10%投入到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和住房的建设中。正因如此,贫民窟非同一般地少见。”
城区经济已占到中国GDP的60%和全国经济增长的80%。世行认为,近20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10%源于乡村劳动力向城市工业的转移。根据联合国《2008-2009世界城市状况》报告,中国城市的平等程度名列前茅。这一成绩的负面作用:重工业发展使汽车数量暴涨,居所与工作之间距离加长,增加了70%源于煤炭发电及一半不能得到处理的城市废料和污水。这一系列影响使中国的20座城市位列世界污染最严重城市的前30名。(作者格雷高尔·阿利克斯,陈静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