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消息:新加坡东南亚问题研究所客座研究员阿萨德·拉蒂夫日前在媒体撰文説,中国年轻人代表一个更自信的中国。《海峡时报》11月1日刊发了拉蒂夫这篇题为《年轻人眼里的中国》的文章。
奥运期间,外国记者和志愿者们合影留念。(图片来源:中国青年报)
由于最近在酒店的电梯里与一些学生邂逅,我有机会大致了解了中国的年轻人。他们将要继承的是一个日益崛起的国家。
最近,我在北京参加了亚欧基金会举办的一项活动。此前,我刚刚在这里出席了富布赖特协会的年会。会议期间,我主持了一次关于中国崛起的讨论。讨论富有成效:中国与会者坦率而友好地回答了关于强大的中国将如何行事的问题。
不过,这是成年人之间的讨论。中国的年轻人对未来抱有什么想法?此次与学生们的邂逅解答了这个问题。
这些年轻人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的一年级学生。在电梯里与我相遇时,他们正前往参加亚欧基金会的另一项活动。
我问他们,在离开北京之前是否可以再与他们见个面。他们答应了。三天后,10个学生来到我住的酒店,带我去了天坛公园。
从前,中国的皇帝就在这里祈祷风调雨顺。我心血来潮,也想祝福这些学生――中国未来的领导者。
他们简短地讨论了一下,然后一致选择了“和平”,其次是“合作”和“友谊”。就在我走向旁边的祭坛时,其中一个学生补充说:“您能不能祝福我们有个光明的未来?”
这些来自中国各地的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才进入这所历史悠久的大学。竞争是这些十七八岁年轻人的天性。进入这所权威学府使他们可能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他们是中国的精英,他们也知道这一点。
但是,首先进入他们脑海的是和平、合作和友谊这些公益,而不是个人成功。他们有一种社会意识:个人理想通过集体价值观和集体目标来表达。
的确,在我和这些学生共度的6小时里,“我”这个字眼只出现过二十几次,而且只针对特定问题,比如某个学生是哪里人。多数答案都围绕“我们”构成。
界定这些学生个性的不是与可怕的集体之间的距离,而是在可依赖的集体中竞争自己的位置。
他们的社会意识似乎来自强烈的文化舒适感。这种舒适反过来似乎源于中国一次又一次战胜内乱、外侵等。
中国这么大,人口这么多,历史负担这么重,至少在这些学生中,安全的认同感来自生为中国人这个事实。
回到我住的酒店已经是下午1点半。我邀请这些学生和我在酒店一起用餐。
坐在桌边,我们拿到五份菜单。只有领头的拿了其中一份。我让他点菜。接到账单后我才意识到,他点了上面最便宜的东西。
安享中国人身份,礼待外国人,尊敬长者,我的新中国朋友代表一个自信的中国,这个中国要在强权围坐的桌边寻找自己的位置:不是赶走已经坐下的人,而是要求一张更大的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