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盛顿观察》最近刊发文章説,去年中国首次成功进行外空试验后,美国人敏感的太空神经曾经绷得很紧。但这次"无论是美国媒体还是军方,都没有因为神七发射而更加担心中国,更谈不上'威胁'。因为神七是带着和平使命升空,它不是敏感的军事技术"。这篇题为《“中国威胁”靠边站,和平新使是“神七”》的文章,要点如下:
北京奥运会结束之后,中国继续积极筹备着另一件让世界瞩目的壮举--发射神舟七号载人宇宙飞船。与2007年中国成功进行外空试验后华盛顿出现的惊讶与惶恐不同,这次,美国的太空专家们抱着积极的祝福等待中国的"神七"一飞冲天。
“如果神舟七号成功完成太空旅行,不仅仅是美国,整个世界都会对中国太空技术的发展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不会导致'中国威胁'论的抬头,神舟七号是带着和平使命升空的,它不是敏感的军事技术,”美国知名的太空问题专家、乔治·华盛顿大学空间政策研究所主任约翰·洛格斯登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说。
已经退役的美国宇航员杰·巴基在接受《华盛顿观察》周刊的电话采访时说:“神舟七号升空不应该导致中国威胁论的上升。美国人应该意识到,探索太空并不是美国人的专利,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做。”
中美两国在太空领域的碰撞向来是微妙的。在中国启动嫦娥工程来积极探索月球的时候,布什政府宣布"重返月球"计划。杜克大学美国宇航局历史学家亚力克斯·罗兰教授向《华盛顿观察》周刊表示,“我希望中国、美国和其它国家能在太空项目上合作,而非竞争。太空竞争已经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导致了失败的策略。合作才能使各方实现人类探索太空所能得到的潜在利益。”
“神七”升空是个“金秋的壮举”
如果说“神七”升空是个“金秋的壮举”,那么,太空行走就是这个壮举中最精彩的一刻。由于中国的舱外太空服从没有经历过真实条件下的考验,据估计,此次航天飞船绕地球一圈是90分钟左右,而中国宇航员首次太空行走的时间会在半小时左右。
“要进行太空行走需要采取很基础性的准备工作,需要考虑安全等一系列问题,有很大的挑战,”巴基说,“如果中国能做到这些,说明他们在太空技术上的发展和投入增长得非常快,未来十年,我预计中国的太空技术发展会很快。”
“中国在太空领域取得了好成绩,但是处于启蒙学习阶段。更形象的比喻是,中国仍是太空领域的少年,还没有成年呢,”洛格斯登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说。
罗兰认为,只有看到"神七"升空和中国宇航员进行空中行走的结果后,才能知道中国的太空技术有了怎样的突破。"我希望中国的宇航员能安全成功地完成这次使命"。
美国人乐见“神七”升空
2007年1月11日,中国首次成功地成功进行了外空试验。平地一声惊雷,华盛顿登时患上了剧烈的“脑震荡”。从国会到学术界,美国人敏感的太空神经被绷得紧紧的,仔细琢磨着中国人的太空意图与政策。然而,此次"神七"大张旗鼓地升空,五角大楼和美国媒体却显得平静自在得多。
洛格斯登解释说,“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是中国民用航天技术的发展,任何国家都可以参与。美国乐见中国取得这样的成就。”
罗兰也承认说,“其实,大部分的美国人对中国的太空项目知之甚少”。更何况2008年对美国是个忙碌的年份。政坛上轰轰烈烈地上演着总统大选,华尔街悲悲切切地经受着金融风暴。美国人的注意力正被这两件大事牵引着。
“鼓吹美国发展更强大的载人飞行项目的支持者将用中国的成功案例作为证据,鼓吹美国应该在太空中投入更多的金钱,以保持其在太空领域的相对优势。总统候选人可能也会被问及他们对此事的想法。我预计,他们会说,'美国必须对太空进行足够的投入,让美国在太空领域仍然领先于中国'。当然,一旦候选人赢得了选举,他们可能不会怎么重视太空项目的,”罗兰这样对《华盛顿观察》周刊预测说。
谈到“神七”的政治影响,洛格斯登认为,在选举年美国总统候选人从整体上就会更加关注中国。奥巴马和麦凯恩最近还相继发表了对华的政策和看法。神舟七号会受到美国的关注,但是那种影响,就像是奥运会般的影响,是美国人关注的一件国际大事,没有太多的政治因素。
如今在达特茅斯学院医学院担任副教授的巴基不久前还曾竞选过新罕布什维尔州参议员一职。他认为,"能将宇航员送到太空当中,是(中国)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在我看来,人类任何探索太空的进步都是好事情,无论是由哪个国家来完成。美国应该认识到中国在太空技术上的进展,但这并不是说要担心它。多一点太空探索活动总是好的。"
美国空间站是个“昂贵的失败”
中国在太空领域是后起之秀,却满怀雄心。2003年,"神五"首次将中国宇航员杨利伟送上了太空,圆了中国人的"太空梦"。2005年,"神六"巡天百万里,实现了两人五天的太空飞行,并首次开展了太空科学实验。2007年,中国将月球探测器送入轨道,并设立了建立空间站和登陆月球的长远目标。
“目前,已经有16个国家在太空轨道上建立了大大小小的空间站。中国也设立了2017年之前建立空间站的目标。这是个合理的想法。实现太空行走后,中国先要完成空间对接技术,为建立太空空间站打下基础,”洛格斯登说。
维持一个空间站是非常昂贵的。一些科学家将之批评为"花钱多,收益小"的活动。曾亲自到太空做过实验的毕其证实,“你需要将包括石油在内的原料、各种装置带上太空,花费是巨大的”。 由此,罗兰对《华盛顿观察》周刊提醒道,“美国建立的太空空间站就是个昂贵的失败。我希望中国能计划得更好,尤其是在怎样建空间站的计划上”。
洛格斯登与毕其将建立空间站所带来的收益称为"机会成本"。因为太空技术对于人类的通讯、气象、导航、军事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花费会给所在国带来的可能是未来方方面面的技术发展和福利,长期看还是值得的。
“中国是太空领域中的世界强国,应该致力于发展这样的太空经验。更何况,维持空间站的费用根本无法与美国'重回'月球项目的花费相比,”洛格斯登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评论说。
自从注意到中国等国家的太空技术发展,不甘落后的布什政府就提出了"重返月球"的计划。洛格斯登解释说,这与中国的嫦娥计划不同。前者是要重新把人送上月球,而后者是发展能登陆月球的机器人。"在这一领域,美国积极地寻求国际合作伙伴。中国、日本、俄罗斯、印度等国都参与了这个计划,将在未来的10年中一起探索月球"。
巴基则对美中间的太空合作持谨慎态度。他说:“任何国家都有权进行研究。这并不是说他们就要对抗。双方是否能合作要看双方的共同利益在哪里。美中是否能在登月计划上合作,要看双方是否找到利益的交集,是要自己发展关键性技术,还是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