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大陆  >   社会

很多老人一生没走出过大山 “当代愚公”凿山寻路40年

2017年04月13日 08:21:42  来源:北京晨报
字号:    

  距离市区90多公里,房山区霞云岭乡三流水村就藏在大山“腹内”,被群山抱死。从1976年三流水人向大山打下第一根钢钎,到2016年完成最后一次隧道施工,一条1080米长的人工隧道让三流水人看到了山外,也让山外的人们认识了这个“世外桃源”。而这一变化整整经历了40年。

  ▲“我们要凿开挡在村前的这座山!”老村支书刘振先回忆起1976年深秋三流水人第一次叩山问路,那回荡山间的呐喊犹然在耳。

  很多老人一生没走出过大山

  现任三流水村主任杨忠田今年54岁,他初中毕业,在村里同龄人中算是高学历。杨忠田喜欢看书,他有一本《百花山志》,在霞云岭一章里,有三流水村的简单记载:“村址海拔703米,周围是超过850米的石灰岩山地,村域面积14.2平方公里。清代成村。”

  “最初这里应该有水,传说曾有三条溪水,交汇到山谷盆地,所以我们村有了三流水这个名字。”杨忠田说,但现在已经见不到溪水了。没有溪水可以凿井取水,但没有路就难办了。清代成村以来,村民出山只能翻越门前环绕的大山,腿脚灵便的年轻人都要走上至少三个小时,才能到达霞云岭乡上。

  “上世纪90年代以前,村里好多老人,一辈子没出过大山,更没见过山外公路上跑的小汽车。”前任村党支部书记刘振先回忆,因为没有大路,出山基本靠走山间小路,运输就只能靠人来背了。“那时公社供销社定期收猪,俺这里的猪都不敢养大,最大的150斤,不然就背不动了。赶上收猪的日子,就要用背篓往外背。猪是活物,装在背篓里不老实,既考验技术,又需要体力。起早上路,背到供销社,过了磅卖掉,再走回来就天黑了。有时候要三个人轮班背一头猪。”

  刘振先说,那时最愁人的是山里产的红肖梨运不出去。“曾经上过国宴啊,可这么好的山货全靠人用背篓往外背,抬都不行,山路两个人都没法走。背能背多少,也就能运出去十分之一,剩下的自己吃不完,眼瞅着烂在家里,实在可惜。”

  ▲当年村民克服万难徒手开山,就是为了山货能运出去,不用搬迁在山里盖新房。

  为什么要开山而不是搬迁

  很多人问过老书记刘振先一个问题,被困在大山里,为什么要选择挖开大山,而不是搬迁到山外呢?刘振先这时会微微一笑,说出两个原因。

  一个是故土难离。“习惯了,哪里也不如自家好。”这个村子在历史上一直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在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里,大山可以满足最基本的生活必需,人们不想搬到山外。第二个原因就是没有钱搬迁。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填饱肚子,搬家盖新房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

  而杨忠田根据代代相传,加上自己看了许多书,为三流水村隐秘深山找到了这样一种解释:大约在1860年前后,一家姓刘的人也许是逃荒,也许是避战乱,来到这里落脚,繁衍生息就形成了这个村子。既然和当年“桃花源”里的人一样是为了避乱才来到这里,祖祖辈辈自然也就习惯了这份宁静的生活。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外面的世界天翻地覆的变化,三流水的年轻人再不愿像老一辈那样终老在山间。上世纪70年代,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二十出头儿的刘振先和村里的年轻人一起,开启了劈山开路的壮举。

  “红旗渠精神”、“农业学大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人定胜天”……在这些标语的激励下,刘振先没有考虑太多徒手开山的困难,他想着只要凿穿挡在村前的这座山,去乡里就不用爬几个小时的山路了,山货也可以运出去了,不用搬迁就可以在山里盖新房了。

  

[责任编辑:韩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