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体育专家郝勤:“一地鸡毛”的中国足球必须改头换面

时间:2012-04-26 09:03  来源:新华网

  针对正在审理的足球贪腐案,成都体育学院教授、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生导师郝勤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职业足球轰轰烈烈十来年却落得个“一地鸡毛”的尴尬境地,值得深思。要抓住足球腐败案审理的契机,从源头上对中国足球、中国体育深刻反思。

  体育仍需强力改革

  奥林匹克的发源地——古希腊创造了“业余运动”的模式,即体育运动不与商业、物质利益挂钩。

  顾拜旦在复兴现代奥运会的时候,坚持的也是“业余”原则。然而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奥委会对奥运会进行了改革,将商业化引入奥林匹克,将职业运动带入竞技体育。

  而新中国体育走的是专业化道路,介于职业和业余之间。一方面,它以体育作为职业;另一方面,又以为国争光作为理想。从时代发展来考量,中国的专业体育曾与计划经济是一个整体。

  改革开放以后,计划经济下的体育需要进行相应的变革。那时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就选择以足球等项目为突破口,将体育推向市场。但是,中国体育并没有在体制上、制度上和基础上做好准备。我们现在的体育依然维系着计划经济时代的大部分模式。

  在体育职业化上,中国体育采取的是把专业体育“硬着陆”的方式,即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专业足球队、体工队硬生生地转向市场,并没有做好市场化和商业化的准备。因此,这些职业化球队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不是市场化的,所以造成后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四川的蓝剑篮球队,因比赛作弊事发后,十年来都萎靡不振。这是因为它破坏了体育的生态环境,失去了公信力。而公信力受到破坏之后,只会让公众认为它卖的是假货,再也没人去看它比赛了。

分享到:
编辑:张晓静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