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不配担架员不出诊? 担架员缺失折射120发展瓶颈

时间:2011-02-22 13:05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0年12月29日16时许,乌鲁木齐文化路6巷6号院的江阿姨身患偏瘫的老伴突然开始尿血,并出现呼吸困难症状。江阿姨急忙致电“120”寻求帮助,并询问是否有担架员。

  江阿姨的两个孩子都在外地上班,只有一个智障的女儿与他们同住。同单元几户邻居都是退休老人,年轻子女也都不在家。单凭江阿姨一己之力,想把老伴顺利送往医院,确实勉为其难。

  120急救中心接警人员表示,120目前没有配备担架员,必要时120的医生护士一定会协助病人家属转运病人。

  接警人员还在电话里反复询问,是否马上需要急救车到场,以免贻误抢救时间。江阿姨表示,因为老伴病情趋于稳定,暂时不需要急救车了。

  但后来发生的事情出人意料。有媒体知道了江阿姨呼叫急救车的经过后,以《乌鲁木齐老两口苦等1小时120不来,称无人抬担架》为题进行了报道。

  “120怎么能这样,他们的口号不是‘争分夺秒,救死扶伤’吗?”

  “花钱让120来抢救病人,他们就该抬担架!”

  “120的医生护士承担的是院前急救任务,他们最大的职责是抢救病人的生命,又不是搬运工?!”

  “120每年救助成千上万名病人,绝大多数都是医生护士给抬上车的,怎么可能就不抬这一个病人了呢?”

  一时间,乌鲁木齐市红十字急救中心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急救中心百口莫辩,尴尬非常。

  是否120因为不配备担架员就不出诊?120这个承担着院前急救以及突发公共事件抢险救灾,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单位,在体制和机制上遇到了哪些困境?

  急救医护人员成了搬运工

  “120急救是院前急救而非院前抬担架”,乌鲁木齐市120急救中心沙依巴克区急救分站站长鲍德林说,“碰见通情达理的病人家属还好一些,他们会帮忙一起抬担架,但有一些家属,站在一边袖手旁观,还理直气壮地说,叫你们来就是让你们抬担架的。”

  在沙区急救分站做了四年急救医生的李吉博说,通常情况下,他们都是既当医生又当担架员。“每一个医护人员都是有警必接,及时救治。在救人第一的工作面前,根本无暇顾及病人有没有家属抬担架,更不会与家属讨价还价。”

  “但院前急救毕竟以心肺复苏、气管插管、静脉开通、创伤处理等为主,很多患者没有生命危险,急救人员适当处理后,直接将患者转运到医院。120每天还有相当数量的出诊对象是老年慢性病患者,这些患者熟知自己的病情,医院里也有他们的病历资料,他们拨打120只是希望解决交通工具。这样一来,急救医生很多时候成了抬担架的‘搬运工’。”乌鲁木齐市红十字急救中心主任贾志军说。

  那么,为什么120不配备专门担架员,将一线医护人员解脱出来,更好地从事急救工作呢?

  贾志军说,乌鲁木齐市于1994年依托社会医疗资源,建立了“乌鲁木齐市红十字急救中心”,后由差额拨款单位转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隶属乌鲁木齐市卫生局。现有在编人员72名,聘用急救人员16名。

  贾志军说,按急救中心最基本的一个工作单元——救护车来计算,每班至少需医生、护士、驾驶员各一名,每辆车的运行需12人才能完成,120调度指挥中心应设三班制,目前至少每班需要2~3人参加值班。而目前人员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如果要增设担架员的岗位,首先就要解决编制问题,急救中心无力负担这笔费用。我们曾经数次向上级单位反映,提出尽快解决担架员的问题,但因为种种原因,这件事一直没有落实。”贾志军说,“无奈之下,抬担架的工作只能由一线急救人员兼任起来,由于医务人员严重缺乏,医生、护士及驾驶员都在超负荷工作(每月工作240小时以上),不能请假、不能工休、没有节假日,甚至不能考虑婚假、产假、探亲、进修学习等。”

  据了解,乌鲁木齐市院前急救工作日常急救量从1995年的1745人次增至2010年的40558人次,应对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援从1997年的不足10起,增至2010年的300余起。加之乌鲁木齐市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由急救中搬运伤病员而引发的矛盾越来越大,“医护人员不抬担架”的投诉较前几年明显增多,许多市民质疑120急救的服务态度,质疑政府的公共服务管理。

  “近两年来,乌市日常急救需求量增加显著,应对突发事件救援任务越来越重,院前急救工作人员的体力劳动逐年加大,值班人员平均每天从四楼以上抬病人的次数达5~6次,最多的每天可达9次。由于常年高强度劳动,急救中心里,几乎每个医护人员都有不同程度的腰肌劳损、椎间盘突出和双臂筋腱损伤等病症,”贾志军说,“希望政府出资,以公益岗位方式为120值班救护车每车配备担架员一名,并建立长效机制,彻底解决伤病员急救中的搬运问题。”

编辑:吴怡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