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大陆  >   科教  >   正文

深圳“积分入学”:嫌贫爱富的鲜活样板

2013年04月10日 09:58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字号:       转发 打印

  ■焦点观察

  出台任何一项政策都应本着基本的人文善意,不能人为地制造不公平

  曾经铁板一块的户籍壁垒,如今在深圳出现松动迹象。根据深圳市教育局日前发出的一份通知,除了深圳户口外,是否拥有学区住房以及在学区租房的年限,是不是独生子女等事项也成了影响孩子入学的重要指标,并且被折算成具体分数进行统一排名。(4月9日《中国青年报》)

  在这项被简称为“积分入学”的新政中,户口的重要性明显降低,“房产”的地位显著提升。以福田区为例,小学入学进行的积分排名中,“无户口、有学区住房”的学龄儿童,比“有户口、租住学区住房”的学龄儿童平均积分高出10分左右;而在邻近的南山区,本区户口最高能折算成20分的积分,而相应的学区住房,最高却能折算50分。

  可以看出,深圳市推出的这项“入学新政”,淡化了户口的作用,强化的却是财富的多寡。也就是说,家中有无房产,成了孩子上学的重要考量。这种做法,显然有违社会公平。

  对于本次的“积分入学”政策,深圳市教育局此前在《关于义务教育公办学校试行积分入学办法的指导意见》中解释说:“探索和试行积分入学办法,对落实阳光招生政策,规范招生行为,促进教育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均有重要的作用。”

  事实果真如此吗?未必。我们知道,深圳是一个外来人口相对较多的城市,虽然在深圳工作的收入要比全国其他城市高一些,但能买得起房子的毕竟还是少数人,大多数人都要靠租房生活。在这样一种情势下,将房产作为重要考量因素,显然是对富人家的孩子更“偏心”,因为富人家的孩子占有先机,而一般家中没有房产的孩子只能“望校兴叹”了。

  孩子入学接受教育,既是国家的责任,也是地方政府的责任。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的教育家孔子,就曾经提出过“有教无类”的主张,也就是说,受教育是不分阶层的。不曾想,在21世纪的今天,财富的多寡竟然成了上学的主要依据,正可谓“学校大门朝南开,有人没钱莫进来”。如此,教育公平,社会公平从何谈起?

  贫穷不是孩子所能选择的,但是在受教育这一点上,应该是不分彼此的。不错,鉴于孩子太多,一时可能容纳不下,但作为地方政府,应该想方设法开辟教育资源,比如将一些废弃的工厂开辟为学校,而不是人为地“厚此薄彼”。外来人口虽然买不起房子,但是他们也是纳税人,同样为深圳的经济发展做着自己的贡献,凭啥要剥夺这些孩子受教育的权利?

  让所有的孩子入学,是责任政府的体现。出台任何一项政策,都应本着基本的人文善意,不能人为地制造不公平。孩子受教育的权利是一样的,学校不应该成为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

  从另一方面讲,“积分入学”对有本市户口而无房产的家庭来讲,同样有失公平。就目前而言,有户口而无房子的人家还有很多,让这些人家的孩子在房产面前“退避三舍”,也是人为地制造着不公平。这些“有户无房”的孩子被拒之门外,是一种彻头彻尾的“财富歧视”,与公平社会的要求格格不入。

  孩子不谙世事,倘若从入学开始便被打上贫富的印记,这对孩子今后的成长会十分不利。从这个意义上讲,“积分入学”所昭示的,不是营造公平的正能量,而是一种嫌贫爱富的寡情寡义。这样的人等歧视政策,恐怕需要尽快调整。 (李红军)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两岸新闻  台湾新闻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