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本网快讯  >   正文

两岸媒体访二战时亚洲最大轰炸机场(组图)

2015年05月16日 15:44:17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新津机场遗址。(中国台湾网记者 宣玲玲 摄)

  新津机场遗址。(中国台湾网记者 宣玲玲 摄)

  中国台湾网5月15日成都市新津讯 (记者 宣玲玲) 5月15日,2015海峡两岸记者“重走四川抗战大后方”联合采访活动的记者到位于新津县花桥镇长春村的新津机场参访。抗战期间,该机场是当时中国第二大机场、二战时亚洲最大的轰炸机机场。

  为了建设供美军B-29“空中堡垒”轰炸机轰炸日本本土所需的前进机场,几十万新津民工用原始的作业方式拉开了“马特霍斯”工程的序幕。此后展开了美军对日战略轰炸,对当时的军国主义是一种沉重的打击,日本惊讶的感到他们的末日到了,这为中国的军事信心具有重要的提升作用。

  两岸媒体记者参访了机场旧址现存的主跑道、油库、碉堡。“1939年初,当时的四川省政府受令第一次扩建新津机场。建在五条河流汇合的地方,隐蔽性好,敌机在上空看不见,新津成了抗战时期的大后方。”新津县地方志编委办总编潘夕潮向记者介绍了新津机场的产生及历史价值。

  “机场建设艰难的很啊,征工关系到征兵,各县按5:1的比例。虽然当时的省主席张群的动员令强调,所征民工需‘体格健全之壮丁,不得以老弱充数’,但从当时的照片和目击者的讲述看,年长者,妇女甚至儿童,比比皆是。”潘夕潮感慨道“飞机降落偏离跑道的时候,不少还在施工的民工就倒在了这里,笨拙的巨型石碾因为无法立马停止,都不知道压死过多少民工啊,这真是血肉筑成的机场!”

  据悉,当时大部分民工在庄稼地里搭临时公棚,条件好的民工,还能铺席子,穷点的就只能睡谷草盖破棉絮。数十人挤一棚,民工在附近就地挖灶,埋锅做饭,蹲地而食。每顿都是萝卜、白菜,过年也没停工。就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面对的是机场7道工序才能成型的繁重工作量。

  站在70年前中国民工手工修建的机场上,两岸记者无不感慨:没有中国农民用手创造的奇迹,就不会有伟大的抗战胜利。

  资料:1943年美国空军第十四航空队、美军58轰炸团、20轰炸总队、成都地勤服务总队、第40轰炸大队进驻,将其作为前方轰炸基地,B-29重型轰炸机从该机场起飞直接轰炸包括日本本土在内的战略基地,直接沉重打击了日本的战略力量。1944年6月16日4时,68架B-29组成的机群从新津等机场出发,进入日本本土九州岛。日军猝不及防遭受严重损失。这次轰炸是对日本法西斯的一次极大震慑,同时也极大鼓舞了广大抗日军民的士气,提升抗战的信心,新津机场功不可没。

  新津机场现存1号碉堡。(中国台湾网记者 宣玲玲 摄)

  新津机场现存1号碉堡。(中国台湾网记者 宣玲玲 摄)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