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本网快讯  >   正文

回家过年·冰雪为伴 冷是乡愁

2014年02月05日 13:15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绵延数千年以后,春节已不单单是平淡的传统节日,它和“回家”这个温暖的词汇融汇在一起,衍生出新的社会、文化价值。“过年回家”是一整年累积乡愁的释放,是被距离疏远了的亲情的回归,是中国人最美好共同记忆的一次次重现。马年春节期间,中国台湾网的记者、编辑,将用文字和图片与广大网友一起分享回家过年的亲身经历。温暖而艰难的春运、团圆温馨的年夜饭、忙碌而幸福的爸妈、重新集合的小伙伴,让我们一起品味浓浓的年味。

湖面冻结后,形成了天然滑冰场。(中国台湾网 马迪 摄)

冰场另一侧,积雪堆成了小型滑雪场。(中国台湾网 马迪 摄)

  中国台湾网2月5日齐齐哈尔消息 作为一个离家12年的游子,每年回家是我不变的选择。

  整个家族、十几口人难得的团聚就在除夕那日。小小的房子因为人多显得拥挤不堪,小朋友们便得到家长的默许和鼓励,光明正大地出门疯跑,但跑得再远,下午3点前也必须乖乖回来吃饭。之后便是热闹的牌局,直到临近午夜。这时女人们已经包好了各式饺子,只待12点一到,饺子下锅,家家户户便会放起鞭炮,轰鸣声远近不绝,似乎一直传到了天边……

  可惜今年我并没有参与其中。初一早上,在看了一夜沿途烟花之后,归心似箭的我回到了家乡齐齐哈尔。

  刚下列车便不由得感慨,还是这样冷!阳光和冰雪的反射使人耀眼生花,脚下的积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风压和寒冷压迫得人呼吸困难,呼出的白气瞬间随风而散,祼露在外的皮肤感受到的不是冷,而是针刺般的痛感……

  冷虽冷,却也有它的好处。除了堪称“国粹”的麻将之外,黑龙江人过年期间最喜爱的休闲,莫过于与冰雪相关的活动了。逛冰灯、看雪雕、滑冰爬犁,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过年民俗。近几年,冰上项目更加丰富、设施更加齐全。在市中心,冰封的河道、湖面被辟成滑冰场,清出的积雪堆成坡道则建成了滑雪道,还有商家提供雪具出租、冰上教学服务,方便市民不必长途跋涉便能享受冰上乐趣。看着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在零下二十度的寒风中奋不顾身地玩耍,不由得让人心里暖暖的。因为这是几乎每一个黑龙江人都有过的成长经历,将来也会成为下一代的集体记忆。

  冷,还孕育出了东北特有的一种“神秘”水果:它只在冬季出现,常常摆在路边,外形黑不溜秋,远非本来面目。冻梨的历史远不可考,我只知道在我爷爷那辈便有这么个吃法——那时冬天没有其他水果,将花盖梨、秋白梨、白梨冰冻起来,可以一直吃到开春。冻梨和它的小伙伴冻柿子至今仍然是许多东北家庭必备年货,即使新鲜水果再丰富,许多人仍是割舍不下。冻梨的硬劲儿让你觉得吃的时候费劲,只能一小口一小口地啃,但每一口都能尝到纯白、甘甜的梨肉,冰得人直皱眉,牙都会打颤,但那份爽到心窝的感觉,又让人有种无法形容的迷恋。

  冷,是快乐,是味道,也是乡愁。离开黑龙江已有12年,多数时候只有春节才能回家。家乡的变化之大,一年一次的“更新”显然不够及时:每次回来都会发现新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旧的地标逐渐消失,翻修过的老街道依稀还有过去的影子,而新的街道连名字都未曾听过。就像《时间都去哪儿了》里面唱的那样,“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始终不变的,是父母亲人对我的守望,如今父母年事已高,我却无法陪在他们身边。工作越来越忙,回家的机会越来越少,此刻,我只愿在家的日子能长一点,再长一点……(中国台湾网记者 马迪)

  作者小资料:

  马迪 中国台湾网台商合作部副主任

  性别:女

  家乡: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回家总里程及用时:1537公里,15小时

  交通工具:火车

  离家外出工作多少年:在京12年,工作5年

  一句话回家感言:父母永远是我最牵挂的人。

冬日一景。(中国台湾网 马迪 摄)

东北人冬天最爱吃的冻柿子、冻梨。(中国台湾网 马迪 摄)

味道很特别的冻豆角。(中国台湾网 马迪 摄)

速冻水产直接摆在路边供人买卖。(中国台湾网 马迪 摄)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