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孟子是什么东西:两岸“国学”教育差异
台湾政治大学名誉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董金裕在发言中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上世纪90年代,他与几位台湾同事到山东省参加一个关于孟子的学术活动,在卧铺车厢与一位女大学生交谈中被问,“孟子是什么东西”?这让从事国学教育的董金裕十分震惊,也让他体验到经历历史剧变后大陆国学教育的尴尬局面。
据悉,2013年5月,董金裕编著的《中华文化基本教材》被大陆采用为中学基础教材。此后,董金裕不断接到大陆媒体电话采访,被询问如何做到将台湾的“国学热”带到大陆?董金裕幽默回答,“国学在台湾一点都不热,天气倒是很热”。他说,国学在台湾,寓以生活,寓以实践;而之所以“热”,是因为稀缺、饥渴。
董金裕介绍说,台湾从小学到高中,皆将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材料编入课本,传授给学生,进而要求将其精神融入生活,付诸实践。小学国学教育,皆从古书中取材,将传统社会所注重的事情或观念改写成白话文;初中,以儒学为主,开始直接从古书中选取篇章;高中,设有“国文”及“中华文化基本教材”,且选文多数从叙事转为说理,以让学生知晓儒家以及各家学说要点。
经此,台湾的国学教育有助于民众语文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对传统文化要义的知晓与实践。
郝芳华说,“在激烈的文化变革之后,(两岸)在对国学的认知方面有很大的不同”,“表现在国学教育上,首先就是用力多寡的不同”。她认为,台湾的教育体系给中华经典文化以极大的关注,所以,培养出来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较多的理解。反观大陆,基础教育阶段的国学教育明显不足。“大陆地区的小学语文几乎没有文言文的内容,初中开始陆续增加,但并没有规定比例,目前高中阶段最多的教材,文言文所占比例最多也不过50%。而且,大陆大学阶段大多数高校不再开设大学语文课,这基本上意味着绝大部分大学生无法接受国学教育”。
尽管近年来,国学教育得到显著发展,但相对而言,大陆新时期的国学教育还处在一个充满激情的开始时期,各种标准、规范、传授方式等,还不够成熟和稳定,尤其在针对当代文化的国学教育,还有很大的不足。
有鉴于此,两岸国学教育的交流合作有迫切的必要性。
[ 责任编辑:陈佳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