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模式与乡村教育难题
事实上,留守儿童这一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而产生的社会现象,近年来正在逐渐被社会重视。隶属台资企业顶新集团的顶新公益基金会自2010年与重庆市委开始合作,在重庆30多个县进行教育实验,致力于破解这一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难题。针对留守儿童“4+1”的培养模式,是这项试验三年探索的重要成果。
“4+1”项目的核心推手、顶新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周淑祯在台湾有着超过二十年公益教育事业的经验。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她也是用一种“妈妈”才有的同理心来关怀着留守儿童们。一年中,除了“十一”和春节回台与家人团聚,周淑祯的其他时间全部留在了重庆。
所谓“4+1”模式,就是要在乡村教育特别是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中兼顾思想品德、人格品质、心理情感、行为养成这四种教育,并保证孩子的“营养与健康”。周淑祯认为:通过这样的教育方法,可以最大程度的帮助留守儿童养成正确的学习生活规范,树立良好的人格与精神风貌,帮助他们规避心理与生理的不健康状态。
普安小学从2010年开始与顶新进行该项目合作,从课程设置、课余生活规划到学生餐饮搭配都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而集体家访作为4+1模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关注的正是孩子们长期被忽略的心理情感。正是通过这一渠道,校长杨军发现了很多平时在学校无法碰触到的问题。在他看来,每年几次的老师家访,为留守儿童打通了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壁垒,让孩子可以得到持续的监护与关怀。“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来自学校、家庭与社会的‘爱’。”
经过三年的努力,教育改革的效果已经开始显现。普安小学的孩子们通过四个方面的训练,不仅学习成绩有了提高,更在全面发展上取得了令人惊喜的变化。记者发现,在校园里遇到的每一个孩子几乎都会笑着向客人敬礼问好,课堂表现上积极活跃,丝毫看不到农村儿童脸上常见的胆怯甚至木讷。虽然体格上比城市儿童瘦小,但却显得活跃健康。刷牙、洗脸、整理内务,清扫宿舍,每一项都井井有条。杨军告诉记者,即使是性格内向的一些孩子,这几年来性格也在逐渐变得自信。“这都是4+1模式看得到的成果。”
在周淑祯看来,4+1的项目,不仅影响到了孩子的学习成长,也影响到了老师的教学风格,是一次教育理念上的改革。
普安小学的课间活动丰富多彩(中国台湾网 李徽 摄)
在普安小学学生的脸上,见到最多的是这样天真快乐的表情(中国台湾网 李徽 摄)
普安小学的学生们每天准时进行课间操(中国台湾网 李徽 摄)
[ 责任编辑:李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