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扶贫日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题,探讨当前扶贫工作的成效与问题。
这是我周日参加第二届互联网法治大会的时候,在会议举办地无意间发现了这个扶贫论坛。原本是两个看上去毫无相关的论坛,但就是那么一瞬间,我甚至认为,两个论坛应当合并在一起举办,主题应当定义为用互联网思维扶贫。
为什么有此一念?日前,我曾走访了一些贫困地区,发现曾经贫困的地方,依赖当地民众自身的顽强奋斗,依赖于地方政府扶贫等公共政策的执行与落实,这些偏远贫困的地方,正在发生着变化,变化不可谓不小,通了自来水,通了网络,农村电商的模式也在引进,乡村道路硬化等等。
但是,这些被当地作为扶贫政绩和经验夸夸其谈的时候,从未做出一个坐标系的对比。相比于城市的生活,这些地方依然很贫困,相比于现代的节奏,这些地方依然很落后。如何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如何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这被称之为扶贫目标的表述,只能通过扶贫工作的数字反应,而不能成为当地群众生活的感受。
这其中,如果要完全指责地方政府的工作不够努力,或许有失公允。但他们的努力,并没有给扶贫工作带来质的飞跃。个中的原因,有时令他们都不解,甚至是委屈。但经过走访调研发现,当地政府干部的努力,只限于他们的能力范围之内和管理范畴之内进行。换言之,社会的贫困,是需要集全社会之力来共同攻克的,而非政府、个体等单方面的力量就能完成。
于是,在与一些贫困地区的干部交流时,我提出用互联网思维去做扶贫工作。互联网思维其实说得简单一点,就是扶贫要有平台意识。通过政府的公共政策吸引,构建一个政府、市场、社会都能互动、参与、协同的开放性服务体系平台,构建一个惠民、利民、便民的开放服务体系平台。这一开放平台一旦形成,它所能覆盖的范围就不再仅仅只是以某项公共服务,而将扩大到整个社会公共事业的服务,甚至社会问题的个性化服务。
在这一平台上,政府、社会与公众,可以点对点、面对面地连接起来,吸引尽可能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公共服务的供给。同样,每个参与的主体之间,又因为各自的差异与互补,形成强大的化学反应,催生出新的公共服务。打破依照行政划分的公共服务,吸纳社会各种力量,共同为社会公共事业进行创新性服务。如此,每一个人民群众,都将有可能得到全社会的服务与支援,如此何愁不能快速奔小康?
当政府通过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思维构建的社会平台,来进行扶贫的时候,不仅能够通过精准扶贫实现贫困地区的收入增加,而且能够通过社会资源的进入,转变扶贫的思路导向,将过去以收入为指标的扶贫,转变为以消费为指标的扶贫,进而基础层面是通过刺激经济发展、改善就业状况、实施福利救济等手段,改变当前贫困人群的生存状态。
要知道,这个社会,是以消费能力来定义人们的生活尊严的,一个人的消费能力不足,直接导致这个人将被主流社会所边缘,自身的存在价值被降解。当被边缘和缺失存在价值,则意味着一个没有尊严的生活到来了,没有安全的校车,享受不到好的教育,吃不到安全的食品,遇到不公没有话语权,没有健康的生活……
十年前,互联网可能是一种新生活的工具。但现在,互联网就是生活,而非以工具身份存在。于是,如何用好互联网思维进行扶贫,就要看政府如何解放思想了。(马想斌)
[责任编辑:齐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