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耗资两亿元更换高速公路指示牌的一则“旧闻”,又引发了公众质疑。其实,江苏高速公路的“变脸”两年前已全部完成,但其高造价却一直不为公众所知。
因为立项、评估、招标、实施等全过程的闭门运行,公众的事后质疑必定伴随着各种想象。
首先,以如此高的价格进行整体换牌,而效果只不过是规范化而已,是否必需?是否可以局部调整?指示牌应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不能随意浪费纳税人的钱,追求不必要的美观。
其次,如此高的单价,远超公众的心理预期。江苏省交通厅给出了三个理由:面积大、材质好、附加产品贵,但由于缺乏直接证据支持,比如指示牌的造价明细,这一解释,还无法形成共识。更何况,有厂家表示,招投标反而推高了造价。
即使“符合招投标程序”,也无法说服公众,因为过程透明度不够。这种质疑,程序本身无法自证清白。
值得警惕的是,符合程序已然成了一些地方或部门推诿责任的例行说辞。不管程序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公众意志,也不管它是否透明,似乎只要符合程序就找到了合法性,就可以对公众质疑不置一词。这种风气,该杀杀了。
天亮
【新闻回放】
高速路万元“天价路牌”遭质疑
江苏省交通厅称招标符合程序
7月16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钱国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江苏省高速原有路名不统一,本地人熟悉,但外地人不易理解。随着路网完善和全国高速公路路网联通,导致同一条路有多个名称,统一标号更加科学合理,也很有必要,为此交通部门已经花费2亿元左右,更换了1.9万块标牌。
然而,就是这两个数字引起了很多网民的不解:一个小小的公路标牌,一块竟然要1万多元?
17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指示牌高价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更换的牌子比较大;其二材质为铝质的;三是贴了高强级反光膜。
该负责人强调,这都是通过严格的招投标程序的。不过,有厂家直言,招投标价格比出厂价格要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