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中央军委日前印发《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这意味着,长久以来受传统空管体制束缚的低空空域将逐步开放,私人飞机、空中旅游、航拍、林木播种等“通用航空”可以有序飞行。
“规范低空飞行管理改革,适时有序开放低空空域,有利于通用航空事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国家空管委办公室副主任孙宏伟介绍说,空域和土地、海洋一样,都是国家有限的、不可拓展的重要战略资源。积极探索低空空域运行管理模式,大力推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和运行机制创新,是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的重要举措。
长期以来,我国空域资源利用率不高。到2008年底,我国通用飞机仅有898架,通用航空器的飞行作业总量不到30万小时。而美国在册通用飞机约22.2万架,年飞行量达2600多万小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实力增强,迫切需要建立一种军民融合的空域管理机制。”孙宏伟说,当前,改革低空空域管理的技术条件已经完全成熟,我国空军和民航方面已经建成高效的自动化空中交通指挥控制体系,建立更为合理、开放的空域管理新体制,符合我国现阶段国防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要求。
《意见》提出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总体目标和实施步骤,计划通过5至10年的全面建设和深化改革,在低空空域管理领域建立起科学的理论体系、法规标准体系、运行管理体系和服务保障体系,逐步形成一整套有中国特色低空空域管理的组织模式、制度安排和运作方式。改革主要分三步走:2011年前为试点阶段,2011年至2015年底前为推广阶段,2016年至2020年为深化阶段,使低空空域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
“深化低空领域管理改革,对于增强国家国防能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航空专家认为,通用航空在支线航空运输、工农业生产、医疗救助和抗灾救灾等方面具有越来越重要作用,是一项具有发展前景的战略产业。通用航空的装备和飞行人员也可以成为国防动员力量的重要补充。 (夏群良、记者胡君华)
[责任编辑:吴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