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1262名中央国家机关青年下基层调研 干部如何接地气

2011年06月03日 22:09:50  来源:人民网
字号:    

  【核心阅读】

  中央国家机关青年干部工作在中央,但“根”在基层。就从当前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目标来说,困难和问题发生于基层,解决困难和问题的方法、经验产生于基层,中央惠民政策最终也要落实、体现在基层。

  加强青年公务员实践锻炼,既是服务中心工作的需要,也是青年公务员自身成长的迫切需求。近日,记者走进中央国家机关,探访“基层之旅”。

  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在2009年开展了“根在基层”调研实践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开展了102次实践调研,有1262名青年参与,足迹遍布全国各省(区、市)。

  接触不到人民,何谈服务于基层

  【基层日记】

  这几天我们在四川省富顺县、资中县了解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见到的情况远比想象的严重。走访的两个县8个村,就有7个村自2005年以来没有实施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其中3个村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就没有建过1项饮水工程。

  有个身体有点残疾的老乡,由于远离水源,为了能吃上水,甚至在自家原先的茅房处凿井打水,可一天也只能掬上两瓢水。这样的场景,让我们除了痛心就是愧疚,我们从事的水利工作是要给老百姓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而老百姓依然面临这么大的困难!坐在机关里,是不可能有这样的感触的。

  我们常说我们的工作是为人民服务,如果我们工作中都接触不到人民,何谈其他!晚上和几位同志聊天,不约而同地感到,今后参加基层水利相关规划编制,一定要考虑基层实际情况多一些,考虑农民群众实际需求多一些,考虑农村民生问题多一些。

  水利部灌溉中心团支部书记 顾涛

  【点 评】

  机关青年已占到中央国家机关干部队伍的1/3以上,有的部门达到一半,甚至百分之六七十。如何形容这些机关青年呢?他们既“博学”又“浅见”。

  当然博学。这些年轻人经过严格的公务员考试和选拔,过关斩将进入大机关,多是名牌大学毕业,学历高,读书多,优点突出。说到“浅见”,多数青年公务员从家门到校门、再到机关大门,属于典型的“三门干部”,经历比较单一。

  中央国家机关青年干部是中央政策的直接实施者,岗位要求他们从中央政策层面上拿准基层的实际情况,贴近基层、了解基层是必修课。

  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书记 吴海英

  不断“过水”, 了解动态中的基层

  【基层日记】

  临行前,有人将我们这次时间不长的基层之行调侃成“过水”,但我不这么认为。

  我们不是去基层漫无目的地随便看看,或者挑几个贫困地区“走一下秀”,或者调研一下与本职工作关联不大的内容。这样下基层,的确意义不大。这一次的准备工作却非常有针对性,可以说,我们是带着各地报来的数据和心中的疑惑下去的,是带着感情去发现问题,验证猜想。

  在苏州这样一个外向型经济发达的城市,我们拿着各种数据走访了很多企业,经过认真比对,真正搞清楚了当地实体经济、出口形势的具体状况。特别是对当地房地产业进行了走势分析。在2009年3月底,我们就发现了房地产投资回暖迹象,并上报给中央,2009年楼市火爆的事实也证明了我们的猜想。

  到棚户区调研,你会知道什么叫家徒四壁。大叔问我来干什么时,脸上渴望的表情,大婶给我看将近十年的账本,对我抱着怎样的期待和信任?回到机关,如果坐在信访室里,来访群众来自棚户区,我还会冷漠吗?不会!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金司证券处 门立群

  【点 评】

  偶尔下基层“过水”也好,长期扎根基层“潜水”也罢,都是为了让青年干部真正了解基层,“过一遍水”总比不过强。在现有的机关工作条件下,“过水”,无疑是让青年干部走近基层较为可行的方式。

  “过水”并不指望从根本上解决青年干部缺少基层历练的现状,而是要让他们直接接触服务对象。平日里对着汉字码起来的文件,远不如实地亲自看看、问问、学学来得直接。

  基层的情况千差万别、瞬息万变,“过一次水”远远不够。今后,我们会让青年干部带着问题,更有针对性地多下去走走,通过不断“过水”,了解动态中的基层,在大脑中随时能映射出基层的具体状况。

  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书记 吴海英

  自主调研,多了根弦多了份感情

  【基层日记】

  这次参加调研的青年同志都有个同感:以前随领导下去,领导是头脑(思考),自己是手(记录),是脚(跑腿)。这一次,自己变成了头脑,要主动去策划,去组织,去梳理,去总结。

  另外,由于没有领导带队,少了些由地方上安排好的路线和迎来送往,自主空间大了许多,了解到了更真实的基层。我们走访的不少山村,甚至一些县里的干部都不知道在哪里。

  “制度落实得怎么样?家里经济条件怎么样?”刚开始,有些年轻人张口就这样问。听到这些书面化的语言,群众会本能地跟你拉开距离。正因为真正深入基层,才解开了长期困惑我的一个个难题:推广长效避孕器具,本是为农村妇女解除后顾之忧的好政策,在基层却遇到阻力。这几天住在基层,我们才了解到,由于过去农村医疗条件差,农村妇女上避孕环后会留下不少后遗症,甚至影响下地耕作,所以很多人对此很排斥,现在虽然医疗条件跟上了,却由于宣传不够,导致大家对此依然存有偏见。

  看来,基层的实际并不总是服从决策者的主观臆断。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想出的许多政策,初衷或许是好的,但如果不了解基层实际情况,往往会阻力重重。

  国家人口计生委科技司 张宜平

  【点 评】

  在这种相对自由的调研过程中,青年干部对中央政策的理解能力、自身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调研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对机关工作“多了根弦”,对基层“多了份感情”,更加了解工作和岗位的意义。之前在机关里,他们看到的更多是文件、数据,却难以理解背后蕴含的社会现实和人生意义。

  今年,“根在基层”活动将在中央国家机关团员青年中继续开展,我们将会进一步提高调研的自由度和自主性。另外我们还打算让10个相关职能部委各推出一名代表,组成一个联合调研组,深入一个乡村合作调研,把这个点做深做透。

  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书记 吴海英

  【部委反响】

  学者们如果整天跟电脑和书本打交道,很少接触基层、接触实践,就难免理论脱离实际。

  调查研究对青年学者的成长很有好处,对于思想库、智囊团作用的发挥很有好处。只有多同群众接触,增进同群众的感情,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想法、意见和要求,真实反映群众的疾苦和利益。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 陈奎元

  在国资委工作,一定要深入基层,一定要了解国有企业,这是青年同志成长过程中最关键的问题。

  大家要带着平时思考的问题到生产一线去,和工人交朋友,要学会一项技能,并通过学习技能和工人师傅增加感情,更多地体验一线工人的劳动过程,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 李荣融

  在中央国家机关的实际工作中,我们同基层群众的接触是比较少的,但每项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都影响着群众的切身利益。

  基层一线是与人民群众距离最近的地方,有着最新鲜的探索、最真切的呼声、最深沉的感情。只有始终把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深入群众当中真正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才能把我们的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 俞贵麟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要闻 时政新闻

[责任编辑:张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