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北工作的台南人Cherry,以往每到冬天都要全副武装,怕冷的她,今年为止“大衣还没正式穿起来”,原本计划买件羽绒服过冬,受暖冬影响一直滞后。
气温与消费行为紧扣,台湾今年暖冬,岛内消费力呈现明显的转移,不同业态涨跌互见,像保暖衣料类、寝具商品、电暖器几乎卖不动,而冷藏食品、冰饮则是从夏天火到冬天,可谓是“冰火两重天”。
天气不冷 百货周年庆买气也冷
当我们在调侃厦门“第n次入冬失败”时,海峡对岸的台湾,今年也是“感觉不够冷”。拿11月的气温来说,平均温度为24.12℃,写下近68年台湾“气象局”有记录以来11月最高温纪录。该冷不冷,“温暖商机”首当其冲,一些往年冬季热卖的季节性商品,今年销量至今惨兮兮。
导报记者了解到,某网购平台的暖暖包,入冬以来销量竟只有去年同期五分之一,而在网上卖羽绒衣、厚外套的服装业者,业绩也被暖冬拖累,悲观预估达不到销售目标。
岛内各大百货公司的周年庆,10月份开跑后,除了因大陆“十一”黄金周陆客加持取得开门红外,统计总体销售数据,今年受气温影响,堪称“史上最热的周年庆”,但买气却是冷飕飕。太平洋Sogo百货指出,台湾景气整体疲弱,消费者对购物冷处理,犹豫期变长,消费心态趋于务实,偏好家用品及生活家电,风雨衣外套、保暖衣料类及羊毛被、天鹅绒床等寝具商品,几乎卖不动。“不要说穿毛衣了,连穿长袖的日子都数得出来,像羽绒衣、暖暖包等,无人问津也就可想而知了。”Cherry如是告诉导报记者,她明显感受到,往年这个时候,台北街头大家都裹得严严实实的,今年多是“轻装上阵”。
对这些卖“冬季特定商品”的业者来说,有个好消息是:14日起,冷空气要来了!但也只持续三四天,周五就回温了。不管怎么说,希望对业绩有拉抬作用。
[ 责任编辑:王思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