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大跨越 海西经济区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新车道

时间:2009-05-08 08:1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本报讯  2004年以来,一个以福建为主体、涵盖周边区域、对应台湾海峡的“海峡西岸”概念,在中国区域版图上渐渐清晰。5年来,海西平台越做越大,海西品牌越来越响。从2006年开始,“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连续几年被写入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最近,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

  海西5年,每年都在大步跨越。

  2004:“海西”概念完整公开亮相

  ●2004年1月,在福建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时任省长卢展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这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概念首次完整、公开亮相。

  ●2004年3月,出席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福建省代表联名向大会提交关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议。

  ●2004年11月,福建省委颁布《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和两个配套文件,指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目标:立足祖国统一大业,着力推动福建以及周边地区作为一个充满活力的经济板块加速崛起,成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沿平台、两岸三地交流合作的重要地区,最终成为中国经济重要增长极。

  2005:“五缘六求”成闽台关系新词汇

  ●2005年1月,福建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关于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决定》,海西建设进入全面实施新阶段。

  ●2005年3月,福建省出席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代表建议,把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

  ●2005年5月17日,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在会见参加“海交会”和“商交会”的来宾时,提出“五缘六求”的概念。“五缘”即闽台间存在地缘、血缘、文缘、商缘、法缘;“六求”即新形势下福建在发展闽台关系方面追求紧密经贸联系、两岸直接“三通”、农业全面合作、旅游双向对接、文化深入交流、载体平台建设。

  ●2005年10月,“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06:“海西”首次写入中央文件

  ●2006年初,建设部将海峡西岸城市群列入全国城镇体系规划,成为全国优先支持发展的八大城镇群之一。

  ●2006年3月5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式上,温家宝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那届大会上,海西同时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再次重申支持海西发展。

  2007:建设两个先行区目标首次提出

  ●2007年1月,福建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海西建设进入全方位推进阶段。

  ●2007年8月,福建省委召开常委会议,指出要坚持“好”字当头谋发展、改革创新谋发展、以人为本谋发展、统筹协调谋发展,推进海西又好又快发展。

  ●2007年10月,在十七大上,海西首次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2007年11月,福建省委八届三次会议提出全面推进海西建设新要求,要求努力把海西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

  2008:海西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新车道

  ●2008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海西再次写入中央政府工作报告。

  ●2008年3月8日,铁道部和福建省政府在北京签署了《关于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新一轮铁路建设的会议纪要》。

  ●2008年4月,建设部(现已更名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批复《海峡西岸城市群协调发展规划》。这是继京津冀城市群之后,国家批复的又一区域城市群协调发展规划。

  ●2008年12月,国家工商总局做出决定,再推15条扶持政策,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2009年5月4日,新华社报道:温家宝总理近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 (文  宣)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台湾新闻 两岸新闻

编辑:阳艳萍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