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字号:
中华工商时报:让“海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时间:2009-05-06 11:16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两岸三通、两岸经贸交流在长达30年的时间内一直是海内外华人关注的焦点。2009年4月26日,两岸两会在南京签署3项协议,两岸三通尘埃落定、成为现实;不到10天的时间,5月4日又传来消息,《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已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讨论并原则通过,意见经进一步修改后将由国务院发布。

    两岸三通的实现和国务院出台支持海西区建设意见,标志着以福建省为核心区域的海西区建设进入新的时期。我们认为,随着两岸经贸交流的深入,随着福建省及周边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海西区将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中国经济发展新的一极,拥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两岸三通的实现,为海西区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平台。

    福建位于对台交流的最前沿,闽台两地人民地缘相近、血缘相通。改革开放后,两岸经贸交流越来越广,闽台交流相比较于其他地区更加深入,但是三通不能实现,也给闽台两地的交流和发展带来困扰。4月26日,两岸两会在南京举行第三次会谈。3项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两岸经贸交流已完全常态化,大陆30年前提出的“三通”终于成为现实。得地利之便的福建成为两岸三通的最大受益者,这是海西区建设发展的关键因素。

    其次,来自中央和兄弟省份、部门的支持,为海西区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后盾。

    2004年1月,时任福建省长的卢展工在福建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公开、完整地提出了海西区概念,提出要“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5年来,海西之路在中央的支持下不断前进、拓展。胡锦涛、吴邦国、贾庆林、李长春、李克强、贺国强等中央领导相继考察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一次次写进中央文件、党代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国家“十一五”规划。在中央的支持下,50多个中央部委、中央企业与福建签署了以各种形式支持海西建设的合作协议或会议纪要,浙江、广东、江西等周边地区积极融入海西,进一步加强区域协作。如今,随着《意见》的即将出台,来自中央和兄弟省份的支持将更加有力,海西区的建设将走上快车道。

    第三,海西区如果成功整合两岸资源,将形成一个外延触及全球、内涵遍及大陆的大纵深布局,意义深远。

    从两岸经贸交流的角度看,海西区功能的最大发挥,在于合理有效整合两岸资源。福建省及周边地区在台湾的产业转移中担当承东启西的作用,而大陆的产品、产能、对外服务则通过台湾遍布全球的行销网络进行消化。这种互动如果做得好,将最大程度地发挥大陆的资源、劳动力优势,最大程度地发挥台湾的全球行销、源头设计优势,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我们期待着《意见》尽快出台,也期待着这个意见尽快落实。(王义伟)

 
编辑: 肖燕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