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福州五月六日电 题:畅想海西新未来:福建重在两岸金融合作和产业对接
中新社记者 罗钦文
“这是对福建改革开放三十年工作和五年海西建设所取得成绩的充分肯定,是福建今后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机遇。”对于国务院支持福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全国人大常委、福建省人大副主任、福建省民革主委庄先六日如是说。
一石激起千层浪。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消息四日对外披露以来,在福建引起热烈反响。抓住这一机遇,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成为福建各界广泛的共识。
福建省致公党副主委鄢萍说,福建要抓住机遇,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规划,进一步开辟新的承接平台,引进科技含量高的机械、电子、医药、矿产品精深加工等项目;利用中央赋予的加快海西建设政策,加快电子信息、机电和现代农业的对台合作对接,加快两岸金融合作先行先试,鼓励台资金融机构来闽设立机构。
在当前两岸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开展两岸金融合作,既符合两岸产业合作的需要,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全国政协委员简少玉提出,福建应以“意见”通过为契机,加强两岸金融合作,就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进行先行探索,使之成为两岸资本市场合作先行的突破口。
从“意见”可见,“加强两岸产业合作”将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福建省民进副主委魏刚表示,当前两岸携手应对经济危机,需要加强产业对接和互补,而具备独特对台优势、已建设五年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恰能承担此重任。“意见”出台对促进福建发展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对于完善中国区域发展布局、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也具有实质的意义。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非认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未来需要协调好东与台湾、西与内陆腹地、南与珠三角、北与长三角的关系,共同发展,其中承接台湾的产业转移尤其重要。
历史上,台湾已有过三波产业转移,分别是以轻纺行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石化行业为代表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以电子技术行业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目前,台湾正进行第四波产业转移,就是生产服务业向大陆转移。李非对此强调,福建由于地缘优势,在承接台湾产业转移方面有着先天优势,此时中央支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就是要抓住这个机遇。
福建省外经贸厅厅长杨彪说,“意见”对推动两岸经贸交流特别是闽台经贸合作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今后要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全面深化闽台经贸合作,重点推进闽台产业对接,加紧推动泉港石化、宁德钢铁、统一证券等一批重大项目尽早落地,争取尽快突破扩大对台出口;积极探索对台经贸合作先行先试的举措和途径,争取台商投资区扩区、扩大闽台金融等服务业合作、赴台投资以及政策支持等方面先行一步。
福建省台办人士表示,当前要着重办好海峡论坛,探索两岸制度化经济合作试验,组织赴台投资,帮扶台企转型升级,做大两岸直接“三通”,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迈出更大步伐,取得更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