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近代史所教授何卓恩在武汉大学举办的“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论坛”上担任小组主题发言点评人,并通过论文回顾了台湾教育这几十年来的发展道路,香港中评社12月19日发表访谈文章说,何卓恩表示,一个社会务实程度与否直接关系该社会的教育是否正常,而台湾教育的得失可以为大陆教育改革提供重要借鉴。
何卓恩表示,从台湾半个多世纪朝野关于教育的探索看,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公民教育从对立走向结合是一个基本的态势,晚近在民族教育方向上出现的分化,不是在传统与现代结合上有分歧,而是在传统的范围上有异见。
何卓恩说,总体看来,务实的社会建设意识越强,教育就越正常;虚化的意识形态越强,教育就越走偏。“国民党反共抗饿的意识形态弱化了现代公民教育,也让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畸形化;民进党‘台独’民粹的意识形态,将仅为中华文化局部的台湾文化视为传统文化的全部,也偏离了传统文化教育的正轨。”
何卓恩总结道,台湾国民教育的得失,可以为大陆教育改革提供重要的借鉴。
“这种借鉴的第一层内涵是,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公民教育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互补互生的。传统文化的涵养越深,越有益于对现代公民意识的吸收和升华;现代公民意识越全面,越有益于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保护和弘扬。在这个问题上,半个多世纪以来大陆政界和学界都有过相当错误的认识,现在应该有深刻的反省。”何卓恩说。
何卓恩还指出,“第二层内涵,是让教育回归教育,淡化意识形态,特别是虚化的意识形态。与虚化的意识形态脱钩,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公民教育才可能真正相得益彰,真正有机结合,共同创造出一代代温文尔雅中规中矩的大国民。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