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人才引进难、留不住、用不好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一方面是高层次人才不愿来的供给侧尴尬,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平台不够造成人岗不匹配的资源浪费。如何让基层人才建设搭上改革创新的“顺风车”,使人才能够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需要着力打好“三张牌”。
不拘一格,打好人才“入口牌”。现实中,一些人才觉得基层条件辛苦、待遇不好,所以不愿到基层工作,还有一些即使人在基层,但心不能静,总想到所谓更好的平台去。加之一些基层单位唯学历识别人才,看中文凭这块“敲门砖”,刻意提高人才进入的“门槛”,导致部分有能力、有担当、想作为的人才进不来。基层首先要从人才引进的入口着手,必须走出“重学历轻能力”的误区,要敢于打破常规,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要注重人才引进的实用性、针对性,以及人才结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也可建立“人才——职位”的双向选择机制,打通人才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沟通渠道,既节约行政成本,也能有效预防人岗不匹配的问题。
人尽其才,打好人才“发展牌”。“人才难得而易失。”人才不仅要引进来,关键还要留得住、用得好。揆诸现实,一个基层单位的大量人才骨干被上级部门单位借调,“失血”现象严重,让本来就“苦、累、难”的基层单位雪上加霜。基层人才的大量流失,给“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针牵”的基带来了很大压力。要留住基层人才,还需要各级摒弃“权力任性”的惯性思维,首先不能任性借调,确实工作需要,也要严格遵循相关程序,更不能“借而不还”。就基层单位而言,更重要的,是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搭建好人才发展平台,让贤能之才有用武之地,让人才主动“落地生根”,从而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
奖优罚劣,打好人才“活力牌”。当前,一些基层单位仍然存在“大锅饭”思想,求稳怕乱“不作为”,不敢也不远得罪人,严重打击了一些想有所作为的干部积极性,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归根结底,是因为鼓励激励机制空转,容错纠错机制缺失、能上能下的渠道不畅通。所以,强化正向鼓励激励让基层人才看到希望,真正落实惩处机制,让“无为者无位”成为常态,从评优评先、考核奖励、选拔重用等方面着手,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而不是一味地“冷鞭策”。让有志之士能够甩开膀子、迈开步子大胆的干,解除后顾之忧,不仅要让能者多劳,也要让劳者多得,从而搅活基层人才的这池水,释放更多人才活力。
“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万丈高楼平地起,夯实地基是关键。如果说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一座“万丈高楼”,那么基层的有力落实就是在打牢地基,而基层人才就是这块地基的“筋骨”。所以,为基层建立高素质人才队伍,聚英才而用之,激发基层人才的创造活力,不仅关乎民生福祉,也是时代要求、改革需要。(中国台湾网网友:卢阳)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王鑫]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