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6月7日、8日这3天,“高考”都会由一个教育议题变成一场社会动员。考场之外,工地停工、交警开道、救护车待命;考场之内,近千万中国年轻人将在试卷上写下自己的未来。
等到高考放榜的日子,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无数的家长与考生、东拉西扯着高考的学考过程、分数用途与未来走向。因为在乎,所以热烈。随之而来的是各省市的高考状元的出炉,媒体一窝蜂的报道和热炒,今年江苏省教育厅决定今年高考成绩只提供给考生本人,不再向考生所在学校及其他单位和个人提供,考生可到省考试院网站自行打印成绩单。只向考生提供高考成绩,不经过学校渠道发放。江苏省此举初衷无疑值得肯定。学生的隐私得到了保护,也避免了社会对于高考状元的追捧。但是,6月23日高考成绩放榜,6月24日江苏省和各地市高考状元的相关信息已经漫天飞舞。
高考显然承担了太多的意义。社会对于高考成绩的过于关注,不断反映着单一的人才选拔方式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困境。如果说,恢复高考之初,中国社会要不断强化这种公平择优办法的权威性,那么现在,则要不断破解“一考定终身”的难题,创造丰富的人才遴选和培养渠道。
不以高考说成败,不以分数论英雄。高考在激烈竞争下本身固然有成败,但败下阵来的不是未来而是过去。是对所有考生的尊重,是对社会分工的尊重,是真正对高考制度的尊重。重视高考,争取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是所有在校学生的学习方向,但对于家长及舆论来看,对高考中实际仍占多数的失利者,人性关怀必不可少,理性认识更不能缺。(中国台湾网网友:于桂君)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王鑫]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