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的文章在家长的朋友圈热传-----一位在企业当高管的妈妈,月薪三万出头女儿在广州某外国语学院附属名校读五年级,家里大头支出由老公搞定,最近却连新衣服都快不敢出手了,原因就是孩子快放暑假了!我们来看一下这位高管妈妈算得一笔账:女儿去一趟美国游学,10天20000元;女儿平时在家需要请阿姨照顾,5000元;暑假钢琴课,一共2000元;游泳班2000元;英语、奥数、作文三科培训班6000元,这么几项加起来就要35000元了。(上海法制报)
其实关于假期补课的讨论绝非新话题,每每放假之际,有关游学、夏令营、补习班的讨论总能成为家长们热议的焦点,只不过这次是困惑从普通收入家庭逐渐延伸至富裕家庭,并被置于睽睽目光之下,作为公共议题讨论而已。不补习就是坑孩子,不上兴趣班就是不尽责任。所以有人登高一呼,立刻一群家长拿出老本热烈响应,培训机构的价位顺势水涨船高。所以就出现了家长一边没有节制地掏钱、攒课,一边声嘶力竭地抱怨声讨。这份暑期教育账单着实让人唏嘘感慨,更让人无奈的是钱花了,心疼的不踏实;不花吧,对不起孩子更不踏实。这种心理背后反映的问题是大多数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这件事上,好像在不计付出的的同时总是无比焦虑,总是无法摆脱唯恐落后的攀比之心,
什么是好的教育?只有金钱才能买来好的教育吗?因爱之名,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孩子提供各种历练、学习和开阔眼界的机会本无可厚非,但是需要明白的是教育高投入未必就有高产出,如果是企图通过购买教育服务来代替或者逃避本该对孩子有效陪伴的责任那就大错特错了。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的因素有很多,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努力程度及心理素质等等,最重要的还是父母的陪伴,家长们需要坚持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少一些“短期功利”,多一些“风物长宜”,少一些“妈妈以为”,多一些“孩子适合”,少一些“你看人家的孩子”,多一些“我家的孩子很棒”。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的压力往往来自于家长的焦虑和攀比,家长多几分平和与从容,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成为可能。尊重孩子的天性,才能让孩子更好的成长,真正的把童年还给孩子们!(中国台湾网网友:甄斌)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王鑫]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