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在波兰举行的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青海可可西里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7月8日,福建厦门的鼓浪屿成功申遗;波兰当地7月9日,武夷山边界调整项目也获通过。至此,中国的世界遗产数量达到52个,仅次于意大利,位居世界第二。
近年来,中国掀起的这股“申遗热”依旧持续升温,按每年每个国家可以申报的遗产数量最多1项,而目前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录中的遗产地有61个来算,就需要近一个甲子,才能把现有预备名录上的备选文化遗产全部列入。
尽管审议之路漫长艰难且希望渺茫,但还是挡不住这些年的申遗热潮。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在经济全球化、现代化的挤压下,中国一些传统文化项目濒临灭绝,申遗可以起到保护传承作用;另一方面,一个项目一旦被列为世界遗产,就会成为一些地方的经济发展突破口。但是,当文化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种手段时,便很可能出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短视逻辑,也易导致民族文化的保护遭到漠视。如:随着丽江、张家界等地在申遗之后成功地开发旅游,地方政府不仅将世界遗产当作是一颗摇钱树进行过度商业开发,甚至对世界遗产造成安全威胁和破坏,直接导致文化的边缘化,忽略其申遗的初衷。
申遗成功,更应注重保护和传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保护世界遗产,既是为了延续民族的精神血脉,也是作为负责任大国对人类文明的担当。如今,在我国首批世界遗产诞生30周年之际,在连续多年申遗成功的光环之下,在国人的欣喜之余,申遗者真的应该端正态度,更应多一份淡定从容和理性思考,勿忘申遗“初心”,走向“世遗”保护的“诗意和远方”。
申遗成功,更应发掘洒落在民间的智慧结晶。目前,除了世界遗产,我国还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数百个,遍布各地的历史遗迹、民间手艺更是不可胜数。它们穿越岁月的帷幕远道而来,我们作为负责人的大国形象,更有责任将这些鲜活的历史传之后世。借用一首老歌的歌词,“不要总是等到失去,才会明白要珍惜”。因此,我们在申遗同时,更应未雨绸缪,抓紧保护传统民间手艺和其他历史遗迹。从经济学观点来看,现在着手保护比以后濒危时再进行“申遗”保护,无论是难度还是成本均要小得多。重视中华民族的文化,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把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传统在新的时代发扬光大,才是“申遗”真正的意义所在。
申遗成功,更应注重创新发展理念,让每一处宝藏焕发出新的生机。“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当下,经济全球化正在将全球融为一个紧密的共同体,世界遗产架起了连接古今中外、激荡山水人文的美丽桥梁。面对时代发展要求,只有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故此,我们更应当思考的是,如何通过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加大对世界遗产的财政支持力度,让中国的世界遗产能尽可能长久维持原生态并获得更好的发展,在加强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和诠释世界遗产的历史、艺术和社会价值,唤起13多亿人的文化记忆,增强民族认同感、凝聚力,为世界感知中国、理解中国打开了文化之门。(中国台湾网网友:施梦扬)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王鑫]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