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南京市鼓楼区龙蟠里社区在小区外墙上布置了“二十四孝”宣传展板。不过有市民指出,展板上宣扬的“卖身葬父”“埋儿奉母”等典故和当代价值观格格不入,令人无法接受。来看报道。(《新闻360》)
有市民表示,“二十四孝”中不少故事在如今的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发生,个别故事甚至不符合当下的价值观;也有个别市民表示,虽然故事内容不好,但并不妨碍它宣传孝道的正面意义。笔者认为,对于诸如“二十四孝”这样的传统文化,只有做到去粗取精才能更好地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元素是丰富多样的,包含着的哲学思想、教化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等积极方面,可以为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世界提供智力支持,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可靠保证,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晰的看到,并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都能够作为“拿来主义”的客体。“二十四孝”中的一些故事很显然与现代社会所倡导的每个个体都有不可剥夺的权利是格格不入的,它也不适合于现代社会所提倡的亲子之间、子女对父母之间更好的、更合适的、更有效的反哺上一代的方式。
宣传传统美德,要注重形式,也要注重内容。“二十四孝”宣传展板之所以会引来众多批评,其本质在于重形式轻内容。借助传统文化宣传孝道是一件好事,但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不加区别地进行宣扬,只能会是适得其反。我们应该认真反思,传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做到去粗取精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国台湾网网友:韩洪安)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王鑫]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