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应该重视自己的传统节日,不过外国节!”25日,四川成都东星航空专修学院的准空姐们身着传统的古代汉服,来到成都地标景点宽窄巷子、武侯祠等地展示古典礼仪。同时,她们手举“拒绝圣诞节,坚决维护中华传统节日”的标语,呼吁大家重视和回归中华传统节日,理性对待外国节。(据中国网12月26日)
从中国人开始过“洋节”之日起,人们对于“中国节”和“洋节”的争论就始终没有停下。一部分人认为过“洋节”是一种新方式,可以去更多的了解国外文化;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我们应该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纯粹性,不应该去庆祝“洋节”。例如这次的准空姐们挂标语来拒绝“洋节”,就是想引起大家对于传统节日的重视。
但是,我们不能完全拒绝“洋节”。中国作为文化大国,要想立于强国之林,必须要以包容的心态去接纳一些新事物。只是我们需要注意,在保持文化多元性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注重自己国家的文化传统。现在的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关注“洋节”多过于本国节日。对于他们来说,中国传统节日就是为了“放假”,更注重吃、穿等方面;而国外“洋节”则是找乐子的一种方式,更加注重精神交流。有人甚至说,过中国的节日比较累,而“洋节”更加放松。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除了要加大弘扬传统文化的魅力之外,是否也应该考虑一下我们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宣传手段是否有一些不足?“洋节”一般更具有节日气氛,类似于圣诞节等西方节日,街道各处都摆满圣诞树,圣诞礼品等等,红、绿、黄交相辉映煞是好看。但是,反观中国传统节日,很多节日的氛围都不够浓厚。除了春节,很少有店家专门为某个节日挂出相应的饰品,最多也就是卖卖粽子,月饼,汤圆等等食品。
因此,要想真的让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开来,就要找准定位,为传统节日量身定做一个“节日套餐”,塑造节日特色,借此让国民感受传统文化。例如“洋节”万圣节,它的特定节日物品是“南瓜”,与此相关的是“假面舞会”、“糖果”;类推一下中秋节,传统对它的定义是阖家团圆,我们可以把特定物品定为“月亮”或者“玉兔”,与此相关的东西设为“汉服”、“月饼”,因此我们可以让人们养成在这一天穿汉服的习惯,借此弘扬中国文化,形成节日特色。只有找准关注点,中国文化才能更好的推广。
中华文化生生不息,靠的就是我们共同的努力传承。与其担心中国文化被“洋节”所侵蚀而抵制“洋节”,不如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靠着传统节日的魅力将“粉丝”给拉回来。当中国节日的价值、内涵被挖掘出来,并发扬光大之时,我们怎么还会担心有人喜欢过“洋节”?(中国台湾网网友:非雅)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李杰]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