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网友快言

多点“乡土味” 少点“笔墨味”

2017年05月26日 15:04: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近年来,“草根文化”在全国掀起了新一轮的文化热潮,央视的《我要上春晚》、《星光大道》、《我爱发明》等以“从群众中来”为主题的节目亦是受到群众的热捧。究其原因,不难发现这些节目以“接地气”的方式,在媒体与群众中搭起了一条有效沟通的桥梁。同理,笔者认为,作为直面群众的一线工作人员,我们的说话多点“乡土味”,少点“笔墨味”,以群众的语言去解读国家的政策,才能使信息有效的传递到群众耳朵里、心坎上。

  多点“乡土味”就需要我们多到群众中去。笔者是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经常在乡间“走街串巷”与群众“插科打诨”的干部多为老同志,但却正是这些看似没有干部样的老同志确能最有效的将党和国家的政策传递给群众,深得群众的爱戴。

  前段时间的热局《人民的民义》中的老检察长陈岩石同志正是这些老同志的艺术化的表现,他在剧中积极给群众做宣传解释,给群众讲政策讲道理,最终成功解决征地拆迁这当下国内最尖锐的矛盾纠纷。而反观我们新同志和常年在办公室的同志,在与群众沟通时,总感觉有一层膜隔档,走不进群众心里。

  所以笔者认为,要让群众了解我们所做,我们就必须多到群众中去,去了解群众所想,听其所思、听其所怨,方能成竹于胸,“接地气”于举手投足之间。

  少点“笔墨味”就需要我们善于融会贯通,“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是当下对基层干部工作的比喻,每天的工作中要遇到各个部门的各种政策要求、福利标准,同时还要将这些条条框框传递给群众,如果仅仅只是将文件拿来照本宣科,那么只是将文件上的“笔墨”传给了群众,而不是将文件的内容实实在在的让群众知晓,很有可能遭群众“白眼”给怼回去。

  《人民日报》5月24日《多一些“板凳上的谈心”》一文的作者讲述了其刚到驻村调研时,因为照本宣科被群众冷言相对故事。

  笔者觉得,国家的政策对群众而言肯定是好的,但是群众中出现了抵触情绪就说明我们的宣传工作没有做好,问题的根节就是在讲解过程中,太多的官话、套话,生冷的语言缺乏了亲情的温度,这就与群众疏远了距离,所以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就应有当一名“翻译官”的觉悟,能将缺乏感情的官方语言,转换成有亲情的温暖语言,那么上面这千条线,将会被下面这一根针带领,游弋于服务群众这一绢良锦之上,绣出百花争鸣的盛世画卷。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以“接地气”的方式来走这条路,正是我们的不二之选,只有我们干部切实沉到了基层,那么上通下达将不再是口号,那么人民的力量将会得到充分释放,那么国家的伟大复兴梦将指日可待。(中国台湾网网友:半壶水)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王鑫]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