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中秋时节最相思”,的确,在中秋之夜,仰望繁星闪耀的天空,那轮清晰明朗的月亮总会勾起人们的思乡之情,“月是故乡圆,人是故乡亲”。因此,中秋成了中国历代文人墨客执笔抒情相对集中的时间节点,也留下了许多诸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等等类似的千古绝唱。
在今天,伴着中秋节的到来,随之而来的不仅有浓浓的相思情节,同时也有对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历史文明的热烈讨论。在中国,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对于全球华人而言,传统节日都有着十分重要而深刻的现实意义。在这些重要传统节日里,不管身在何处,只要身体里流淌着华夏民族的血液,就会对家乡、对国家、对民族产生浓烈的难以割舍的情怀,事实上,中秋节这一天,也有不少华人在世界各用传统的方式过节。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首次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并行提出来,彰显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民族文化的重视,体现了新时期党和国家建设的根本宗旨,也表达了国家领导人在文化自信上的底气。民族的文化就是世界的文化,民族的传统就是世界的历史,弘扬传统文化,是任何时期都不能放下的重要任务,传承历史文明,是人类延续发展、不断进步的根本动力。只有不忘初心,才能继续前进,只有传承文明,社会才能不断进步。中秋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据《礼记》上记载,中秋最早起源于古代帝王祭祀活动,“天子春朝日,秋夕月”。从宫廷到民间,在乐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体现:“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在唐代,中秋节正式成为固定节日,“八月十五中秋节”。关于中秋,有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唐玄宗梦游月宫等丰富多彩的传说,被世人传颂至今。中秋节的发展变迁,既是一副民族发展进步的壮丽诗卷,也是民族文化丰富灿烂的发展历程,因此,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都有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义务。民族文化是中华文明5000年的历史积淀,是华夏儿女引以为骄傲的资本。不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始终多姿多彩、熠熠生辉,它始终以自己独有的韵味为世界文明注入经久不息的生命力,始终推动着世界文明源远流长。
赏月、观潮、猜谜、吃月饼等,是中秋的主题元素,在不同的地区,中秋还有更多的元素。比如在南京,除了吃月饼,还要吃金陵名菜桂花鸭;广西侗族有“行月”的习俗,踏着一路月光,载歌载舞、彻夜长欢;江苏一些地方在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这些独具特色的地方和民族传统,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础。
弘扬传统文化,首先当从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开始,从而产生对民族文化由衷的热爱、敬畏和自信;传承历史文明,当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身体力行做一个历史文明的传承者、做一个世界文明的推动者,其实,人类社会的进步,不正是靠着每个人的努力,一步一步地向前迈进的吗?(中国台湾网网友:李丁乔)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李杰]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