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300多年前,著名诗人张九龄写下《望月怀远》一诗以月来寄托深情。如今,这一名句似乎已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最为形象和最具代表性的表述用语,既能表情达意,也能传递温暖,碧空如洗,圆月如盘,设宴赏月,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即使遥隔一方,共同祝愿天各一方的亲人们平安快乐、事业有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也十分惬意。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一种节日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文化认同。在漫长岁月里,以中秋节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节日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熏陶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认同,每个传统节日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种积淀,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道德、伦理和民俗风情,蕴涵着民族的价值取向和文化根基。“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原本就是祈盼团圆的节日,团聚和亲情是其亘古不变的主题,也是人们最强烈的渴望,因而中秋节最不该缺的是温情,最应该“圆”的是亲情。传统文化也只有在节日的承载下,才能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然而,当我们重拾这些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时,却发现传统节日的“味道”已被“商品化大潮”所淹没。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在传统文化方面,许多都市人失去了精神家园、失去了根。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热衷于西方节日:圣诞节、情人节成为大家的新潮,必胜客、肯德基成了大家的“家园”,很多人都不知道年画、糖人,没听过唢呐,不识艾草、菖蒲……许许多多的“中国味道”都在商品化的冲击下逐渐被人们所遗忘。对此,我们着实应该反思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记忆还留存多少。
月到中秋分外明,明月千里寄相思;思念莫如常相伴,伴诗话月品味道。中秋节像是一个纽带,连接着远方的亲人和家乡的距离,不管身在何方,思念都会成为彼此沟通的桥梁。2008年,国务院将中秋节等几个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假日,就是希望人们能够在传统节日里找回不断消逝的精神家园。
“时尚的东西是眩目的,但民族的东西才能长久。”作为当代青年学生,我们更应该意识到以中秋节为代表的传统节日是我们民族的记忆,是我们历史文化的见证,我们不仅要了解传统节日的形式,更应该挖掘和探究传统节日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价值,深刻意识保护传统节日,就是保护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
中秋节到来之际,我们希望大学生能够重新审视传统节日,认真倾听传统声音,即便由于工作等原因,我们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但同守一轮明月,也要记得打个电话、发条短信或是微信,互致问候,哪怕远在天涯,心与心也会近在咫尺。让我们在品味中秋的情韵同时,找回日渐消逝的传统记忆,用心在现代化进程中去继承、发展、改革、创新,了解民族的风俗,传承民族的文化,弘扬民族的精神,长中国人的根、聚中国人的心、筑中国人的魂、过有“中国味道的”中秋佳节。(中国台湾网网友:施梦扬)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李杰]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