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春耕农活忙碌的季节,附近十里八村的村民使用的农具也送到了王玉孝的家中。在这名80岁的老铁匠手里,经过一番敲敲打打,农具又焕然一新。老王是新中国成立后延庆第一批学习铁匠活的师傅,随着打铁手艺的逐渐没落,恐怕他也是最后一批老铁匠了。手艺得以传承,是他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当地政府正整理铁匠王玉孝的文字书面材料及照片和视频资料,打算申报县一级和市一级的非遗项目。(2015年4月7日《法制晚报》)
老王说,上世纪90年代前,铁活生意每天基本闲不住。但现在,基本三四天凑够一批活后才开次炉灶。他曾收了几个徒弟,但都因收入不高又累而改行,家里孩子也因打铁挣不到钱而选择了进城打工。红红火火了50多年的铁匠炉因后继无人将面临熄灭,令人惋惜。
由此让笔者想到中国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面临的“传承无人”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活态文化,它是不能离开传承人而独立存在的。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灵魂所在,如果没有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消失。作家冯骥才也说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十分脆弱的,往往是“人死艺亡”。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在中国逐渐引起重视。从2006年到2014年,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认公布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151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央财政对代表性传承人提供传习补贴,中国政府还决定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
中国政府正在逐渐地完善政策和制度规范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社会地位、经济保障、专业技术资格等方面给予传承人支持和保障。应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市场中找到自己的定位,自身的价值。在政府的适当的有效干预下,激发了传承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并且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性、民间性与真实性,让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生生不息,永远发展。(中国台湾网网友:王祖悦)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