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回归倒推语文教学的变革

时间:2014-11-04 15:52   来源:中国台湾网

  “在新修订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国学篇目所占比重约增至%。”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在亚洲教育论坛年会上向记者透露,该社出版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将发生变化,新修订的初中语文教材已送教育部审批,如获通过,这批教材将于明年月开学进入学校课堂。(《京华时报》)

  除了语文版的语文教材,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也将提高古典诗词比重。可见,当前语文教材是在有意识地增加国学内容,以此引导学生铭记传统文化、创新传统文化。语文教材增加国学比重这一改革方向,不仅消除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去中国化”的担忧,也能使语文教材回归传统,真正承担起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使命。

  然而,国学比重的增加,是否也会导致中学生对语文学习担忧的增加?中学生“一怕写作文,二怕周树人,三怕文言文”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作文、周树人、文言文这三者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又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弱点和缺陷。如今语文教材中国学比重进一步增加,考验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语文教师。如何适应新的语文教学形式,既消除学生关于古文学习的担忧,又解决教师这方面教学中的不足,这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国学知识回归语文教材是好事,但这件好事如何落实的好却要另当别话。语文教材中国学比重的增加,如果中学生也能如语文教育专家一般兴高采烈,那才意味着国学知识的回归是没有任何排除的回归。否则,语文教材改革的方向虽是对的,但却只是在增加语文学习的难度和枯燥性,这自然不是语文教学应有的目标。对学生而言,克服其对学习古文的恐惧便显得尤为重要。而学生之所以会对古文产生恐惧,多半则是因为教师教育观念上的问题。

  反思当前的古文教学,教师重字词、重语法的教学模式依然横行。拿到一篇优秀的古文作品,教师最先做的是让学生画出需要记背的字词要点,并将这些字词的讲解作为古文教学的重点。学生缺少对古文的整体感知,缺少对作者写作背景以及文中情感的理解和品析,自然会觉得学习古文就是背诵和记忆,除此以外再难以获得任何美的享受和感悟,这就势必会打击学生学习古文兴趣,从而造成对于古文恐惧的心态。

  国学要想真正走入课本,融入学生内心。在教材里增加国学比重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初次以外,民众更需关注的语文教学理念的更新问题。古文教学如果不能让学生感受到快乐的和满足,国学经典就会一直停留于学生的内心之外,既无法融入学生的知识和理解中去,更无法根植于其基因之中。

  增加语文教材中国学比重的做法值得赞扬,但如果认为这样就完成了国学教育的目的,显然是大错特错了。当前语文教学的病症不止在于脱离国学,更在于教学理念上的梗塞。只有打通了语文教学理念所积结的问题,变革传统的古文教学模式,让学生尽情感受古文之美,体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样一来,语文课才会真正活起来。(中国台湾网网友:王瑶)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编辑:李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