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插电”生活,从“充电”开始

时间:2014-09-15 15:56   来源:中国台湾网

  自从电子产品出现,“沉迷”这个词就始终随它前行。人们警惕这些五彩缤纷的新玩意儿,却难敌其诱惑。如今,电视、电脑、电子游戏、智能手机正在蚕食着我们的生活。有识之士提醒人们,远离屏幕,回归“不插电”生活。(9月14日现代快报)

  关于人们沉迷电子产品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讲不完。前不久,河北李先生带着8岁的儿子坐公交车,上车后就开始玩手机,汽车到站后匆忙拎着东西下车。结果,下车后才发现儿子不见了。幸亏司机及时发现,帮忙联系上李先生,才让父子团聚。

  李先生差点弄丢了儿子,源于其专注于玩手机已经魂不附体。事实上,和李先生一样“灵魂出窍”的大有人在。参加亲友、同学聚会原本是一件充满期待和憧憬的事,久别重逢,可以多说说话聊聊天,结果往往是一桌子的都在闷头玩手机。一个段子道出了几多无奈: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就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字编辑、文件处理、新闻浏览、邮件收发等变得越来越高效、快捷。电子产品带给人们工作学习生活诸多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后果。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一项统计表明,人们平均每6分半钟就会看一眼手机,除去睡觉的时间,每人每天差不多要看150次手机。科学家把这一症状命名为网络依赖症、手机依赖症。

  有证据表明,网络依赖让很多人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当遇人们到不懂的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搜索引擎,而不是查阅图书资料。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科学家选取105名六年级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发现这些学生在每个教学日平均要看4个半小时屏幕。研究人员让其中的一半学生参加5天的自然和科学夏令营,其间不接触任何电子产品。结果发现,参加夏令营的孩子在描述各种表达情绪的图画和视频时,正确率提高了5%,而没有参加夏令营的孩子答题正确率则没有变化。

  网络依赖症也使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变得日益疏远。一个楼道里的邻居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夫妻之间患上了“下班沉默症”;同事之间也是各忙各的;很多人一旦离开电脑手机,就觉得“生活的乐趣全都没有了”;贷款买手机,在寒风中排队等待新款手机上市,甚至卖肾换手机这样的事,都已经不再新鲜!人们对电脑、手机的迷恋和依赖已经近乎疯狂。回归“不插电”生活,正成为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共识。

  回归“不插电”生活,必须从“充电”开始。电脑、手机登电子产品并不能给人们带来真正的快乐。正真恒久的快乐,有赖于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从国家层面,固然要加强精神产品的生产,要加强体育文化设施的建设,要健全带薪休假等一系列制度,让老百姓有充电的时间和空间;从个人层面,也要加强充电意识。比如,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再比如,有计划的身体锻炼和阅读。如果实在不行,暂时离开电脑站起来伸伸腰、踢踢腿,和家人说说话、聊聊天,甚至搞点“小动作”,或者,站在窗前看看外面的风景,总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吧?(中国台湾网网友:张卫斌)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编辑:李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