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知观志士之所为,而天下无志者可以愧矣;观仁人之所为,而天下之不仁者可以思矣。”新学期伊始,浙江省杭州市高级中学高二学生翻看自己的语文教材时发现,这篇《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八股文将是他们接下去要学习的内容。除此之外,新教材选编的八股文还包括明朝初期王鏊的殿试之作《民既富于下,君自富于上》和曾国藩的《与诸弟书》。(9月3日中国新闻网)
为了让学生们的写作“有体”,新学期伊始,杭州市高级中学在沿用多年的语文教材基础上,做了些许改动,在新教材中选编了3篇八股文,以此来对孩子们进行写作指导。面对改编后的高中教材,不少网友,尤其是家有高中生的家长们纷纷表示质疑,认为此举很可能会影响孩子们的高考。究竟“八股文入教材”会不会对孩子们的高考产生不良影响?我们不得而知,毕竟这次课改还刚开始,后续影响如何我们无法预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八股文入教材”只是一次聊胜于无的教材拓展与外延。
当地教育界之所以将八股文选编入高中语文教材,看起来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一方面,是出于对贡院文化的尊重。在杭州当地人人都知道,杭州高级中学的建校所在地正是浙江省贡院的旧址,具体说来,就是古代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地方。对杭州高级中学而言,以八股文为主要文体的科举考试不仅承载了旧时读书人厚重的文化,更是本校的文化底蕴所在,当然应该对八股文给予保留并在课堂上传承。
另一方面,是出于对孩子们“无体写作”的纠偏与指引。信息爆炸时代,孩子们的眼界更为开阔,思维更为活跃,在作文写作中当然也不缺乏好点子、好素材。然而,开阔的眼界与活跃的思维,同时也凸显出它的弊端,那就是很多时候孩子们写出的作文没有题材可言,甚至连基本的题材要素都不具备。比如写出的新闻报道读起来像散文,写出的散文似议论文等等。在当地教育人士看来,如果在语文教材中选编一些以体式严谨著称的八股文,用以指导孩子们学写“有体作文”,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次大胆而积极的尝试。
然而在笔者看来,尽管“八股文入选教材”无不流露出当地教育人士的良苦用心,但恐怕只是一次聊胜于无的教材拓展与外延,部分教师借力八股文指导学生“有体写作”的希望,可能只是一番美好愿景而已。原因就在于,八股文退出教育舞台,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教育进步的必然,而看起来“刻板”有余的八股文,这一封建科举制度的产物,显然与当下主流的教育观显得格格不入。如果将其再次引入教材,引领教育,无疑是在开“历史的倒车”。除此以外,仅凭教材中零星点缀的3篇八股文,就想让学生们学习其思维的过程,了解其中的由浅入深、起承转合,指导孩子们“有体写作”恐怕有点儿不现实。毕竟,八股文并不符合大众的语言习惯,不仅读起来结结巴巴,理解起来更是云蒸雾罩,对少数天资聪颖的孩子来说,恐怕也只是“囫囵吞枣”罢了。
当然了,笔者这么说,倒不是对八股文的价值予以否定,毕竟八股文曾长盛600年而不衰。但它的价值最好的表现形式和体现之处还在于对人类文化的贡献和文明进步的见证,而不是出现在课堂上,书本中,来所谓地指导学生们“有体写作”。
所以说,“八股文入选教材”只是一次教材的拓展与外延,仅供孩子们拓展知识的涉猎面和了解古代文化所用。如果借力八股文指导与规范孩子们写作,现实效果恐怕聊胜于无。(中国台湾网网友:杨兰)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