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媒体报道,日本正就艾哈迈达巴德-孟买走廊修建新干线展开可行性研究,研究结果将于印度总理莫迪本周末访日前夕与印方分享。预计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将强烈推荐印方购买日本的新干线。与此同时,目前在高速铁路里程方面位居世界第一的中国也急于向印度推销自己的高铁,而且价格比日本的要低得多。报道称,日本新干线的卖点是更好的质量以及更高的安全标准,而中国高铁的卖点是更低的成本。(参考消息网8月27日)
近年来,随着李克强总理出访足迹的不断延展,中国高铁在总理的大力推荐下逐步走出国门,然而,伴随着高铁遍地开花的同时,一顶“廉价”的帽子结结实实的扣在了中国高铁的头上。凭借着人力及技术优势控制成本抢占国际市场的中国高铁,虽然多项技术领先于世界,最终拓展市场的仿佛始终是低廉的价格。
低廉的价格是中国高铁走出去的优势,却不能成为高铁立足世界引领高铁建设的资本。中国高铁建设价格低廉虽然很大程度上源于低廉的人力智力附加成本和因地制宜的建设智慧,但是技术资本附加低和竞争机制不成熟都是造成及格虚低不争的事实。短时期内,中国高铁能够凭借价格优势迅速抢占发展中国家市场,但从长远发展来看,低价竞争的策略蕴含着极大的不确定因素,高铁想要走向世界,以质取胜才是王道。
我国高铁的质量并非不过硬,而是缺乏一套国际认可的衡量标准,换言之,中国高铁缺的不是质量的提升,而是标准的建设。
虽然我国高铁里程第一,但是在由日、德等高铁传统强国建立的衡量标准中,我国高铁技术是否成熟百口莫辩,走出国门仍步履维艰。中国高铁对外输出不仅要看输出数量和建设里程,更重要的还是要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匹配我国高铁现状、具有充分话语权的高铁技术标准新秩序。
一方面,在发展高铁的同时,提升自身科技含量,在全球范围内树立包括专利申请在内的多种形式科技标杆,增强科技创新与技术创新周期,在保证安全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运营速度及效率。
另一方面,在建设高铁的过程中,要增强高铁周边设施建设的科技辐射能力。众所周知,高铁建设及运营过程均涉及众多科技领域,而我国高铁具备环境适应力强、应用范围广等优势和长处。充分利用高铁输出的过程带动国内产业从资源、资本输出向技术输出转变,才是高铁技术输出的最终目的。
但我们也要意识到,目前我国高铁技术仍处于迅速上升阶段,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人力、智力成本相对低廉的趋势仍不会发生太大改观,我国高铁的价格优势仍然是高铁输出依仗的重要因素,然而,如何在大打价格牌的同时,实现技术乃至标准的输出,不但决定了我国高铁发展的走势,也影响着未来高铁输出的利润空间。(中国台湾网网友:付森)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