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七夕乞巧习俗

时间:2014-07-31 15:56   来源:中国台湾网

  8月2日,是我国的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又称“乞巧节”。从有关的历史文献来看,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大约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便有了牵牛星与织女星的说法,《诗经·小雅·大东》中对此有着明确记载:“维天有汉,监亦有光;岐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服箱。”意思是说,天上有一条银河,像镜子一样发出光亮。三只角的织女星,一天来回移动七次,虽然来回移动七次,却织不出好花样的布锦;银河对岸的牵牛星闪闪发光,却不能用来驾车。

  到了汉代,牵牛星和织女星被完全人格化,并演绎出《牛郎织女》的美妙传说。《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就如诉如泣地写出了织女隔着银河遥望牵牛的愁苦心情:“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字里行间还表现出爱情经受折磨时的痛苦,情景并生,哀怨动人。随着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发展完善,七夕逐渐成为民间的普遍节日,其节俗活动也日臻丰富多彩,姑娘们于这天进行“乞巧”也就更加普遍,而且形成有不同的乞巧习俗。

  最早的乞巧习俗为“穿针”,即女子于七夕之夜手执五色丝线和连续排列的五孔针、七孔针或九孔针,对着月光连续穿针引线,将线快速全部穿过者称为“得巧”。东晋葛洪在《西京杂记》中对此就有记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缕,人俱习之”,表明此俗始于汉代。南朝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一书中对此俗也有描述:“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瑜石为针”。南北朝末期顾野王所编著的《舆地志》中则记叙说:“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可见当时宫中专为乞巧建有穿针楼。此俗传至民间,民间也开始出现穿针楼且于七夕夜登楼穿针乞巧的现象,五代王仁裕在《开元天宝遗事》中对此就有记载:“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候。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而在平时,穿针楼不用实为可惜,人们便在此楼上晒晾衣襟,故又称“晒衣楼”。不过,颇为有趣的是,由于魏晋文化的繁荣,不少地方的登楼晒衣改为了登楼晒书。

  伴随着“穿针乞巧”的普及,大约在南北朝时期又出现了“喜蛛应巧”的习俗,即在“穿针乞巧”之后,大家都睁大眼睛看果盆上有否“喜蛛”在结网,谁先发现,谁就大吉大利。而所谓喜蛛,其实是一种米粒大的小蜘蛛,夏秋之交,在一些花草树木上,常能见到,偶尔有一只爬在人身上或被人发现在屋内,都说是喜事之兆,一般都会被很小心地放生,大家都不会轻易弄死它。《荆楚岁时记》中对“喜蛛应巧”之俗有着明确记载:“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不过,蜘蛛不会遂人愿的按时出现在瓜果盘中,于是人们便在乞巧前捕捉几个来,以其结网疏密来应巧,《开元天宝遗事》中对此有详细记述:“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小。民间亦效之。”宋朝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对此也有叙述:“七月七,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宋代周密在《乾淳岁时记》中也说:“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穿针乞巧的习俗也发生了变体。明清时期,妇女们都习惯于向水盆中投针,俗称“投针验巧”。其具体的方法是先准备一只面盆,放在天井里,倒入“鸳鸯水”,即把白天取的水和夜间取的水混合在一起,面盆和水要露天过夜,再经第二天即七月初七白天太阳一晒,到中午或下午就可以“验巧”了。原来面盆里的水,经过半天太阳光照射,表面依稀生成薄膜,于是取缝衣针,轻轻平放在水面上,针不会下沉,便以水底下出现的针影形状来是否“得巧”。明代刘侗、于奕正所著的《帝京景物略》对其进行了详述:“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之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也。”在大都北京,此俗也颇为流行,《直隶志书》中就记载说,北京良乡地区“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借日影以验工拙,至夜仍乞巧于织女。”清代于敏中所著的《日下旧闻考》中对北京地区妇女投针验巧之俗也有记录:“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曝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于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锤,因以卜女之巧。”

  如今,全国各地流传的七夕乞巧习俗,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如浙江杭州、宁波、温州等地,人们在这一天用面粉捏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女孩则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赐以巧技;在广州地区,七夕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七夕之夜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随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月影或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的叫输巧;陕西黄土高原地区的妇女们则在七夕之前结扎穿花衣的草人,谓之“巧姑”,并栽种豆苗、青葱。七夕之夜,要向“巧姑”供奉瓜果,各家女子各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葱放入水中,以月下之影来占卜巧拙之命,同时还穿针走线,竞争高低,有时还举行剪窗花比巧手的竞赛活动。

  也许女孩子们在七夕这天晚上进行各种乞巧活动的同时也在乞求得到美满的爱情,也许是因为牛郎织女每年相会于七夕,“乞巧节”逐渐演变为具有中国传统的情人节了。(中国台湾网网友:袁文良)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编辑:李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