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考生的“倔强”是值得肯定的社会生态

时间:2014-07-03 16:29   来源:中国台湾网

  彭超,是来自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的一名高三考生。他双臂截肢,但却在2014年高考中,用脚执笔,交出了总分538分的答卷,超过四川省一本线3分。他的励志故事曾一度被同学们奉为“传说”。面对媒体的采访,彭超表示不愿别人把自己看成弱者,“求助在我眼里是件奢侈品”。(6月30日新京报)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每年的高考都一如既往地在6月如期而至,所不同的,只是媒体争相追逐采访的焦点不同而已。今年,在各地“严禁炒作高考状元”的禁令之下,抓住公众眼球的是一名叫做彭超的考生。他身残志坚,用生命的宽度赢得了世人的尊重,“求助是件奢侈品”的论调更成为了他的奋斗宣言。

  可以说,彭超既是一位平凡的少年,也是一位不平凡的少年。说他平凡,是因为他也像同龄人一样,喜欢打《英雄联盟》等网络游戏,喜欢和朋友们去KTV过一把“麦霸”瘾,喜欢收藏宫崎骏的影碟……说他不平凡,是因为他没有常人健全的双臂,不能像常人一样地系鞋带,不能像常人一样奔跑起来健步如飞而又身体平衡。但是这些都不成其为问题,真正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他身上的那份执拗与倔强。

  熟悉彭超的人,都有这样的一种感觉:他讨厌被树为“典型”与“榜样”,因为过多关注的眼神,感觉有点像在“看熊猫”;他不喜欢被别人看成弱者,过多的关心完全可以等同于怜悯与同情;他腼腆而乐观,事事力求做到与其他人一样,不希望成为旁人眼中的“另类”……如此种种,都源于他的那颗执拗倔强的内心与不向命运屈服的韧劲。

  人生无法重来。身体的不健全与生命的残缺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而生命的美好与否,关键取决于它的拥有者抱以何种的生活态度。在世人的传统观念中,残疾人由于身体的残缺,理应得到众人的同情与照顾,长久以来,残疾人也几乎与“弱者”“可怜”“弱势”等字眼划上了等号。前不久爆发的“出租残疾证”事件,部分企业为躲避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采取“假用工”的方式来招收残疾人,这为残疾证的出租带来了牟利空间。然而在这起“出租残疾证”事件中,个别残疾人的顺“利”而上,不仅让残疾人群体蒙羞,应验了鲁迅先生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更暴露了以残疾博同情的乞讨心态。两相比较,彭超身上朴实无华的自立与自强,倔强与“要强”就更显难能可贵。如果在残疾人群体中要选一位代言人来挽回群体形象,那么非彭超这位残疾考生莫属,因为他是这群残疾人当中的例外,更能代表当下残疾人自强不息的形象与心声。

  “人只有站起来,世界才属于他”。残疾考生彭超的“倔强”,是一种值得肯定的社会生态。身体的残缺无法阻挠生命的完整,残疾人不一定就是“弱者”的代名词,残疾人也不是没有成为时代“男神”强者的可能,残疾人群体的形象还需要每一个残疾人去奋力挣回来。(中国台湾网网友:杨兰)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编辑:李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