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端午节,各大超市里身价动辄四五百元的“土豪”粽子不见了踪影,包装简单、口味独特的粽子成了消费者的首选。(6月2日《新华日报》)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民间都有吃粽子的习惯。据说,这种“粽子文化”因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产生,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然而,不知从何时起,许多粽子生产厂家在粽子的包装上动起了脑筋,费尽心机把粽盒打扮得像待嫁的姑娘般花里胡哨,木式提盒式、竹编草篮式、镶嵌花盆式……,外包装一个比—个高档,一个比一个华贵,原本价格几十元一盒的粽子身价立马翻了一番,少则几百元,多则上万元,难怪顾客们感叹:这些“土豪”粽子是厂家专门为那些送礼者生产的,咱老百姓消受不起。
今年的“土豪”粽子为何没了踪影?这主要得益于两个原因:一是中央反腐倡廉的各套“组合拳”见了实效:反对铺张浪费的措施在各地生根开花,八项禁令让收礼和送礼的人都“收手”了,“土豪”粽子无人问津而“失宠”;二是粽子生产厂家的积极跟进,他们将眼光锁定在众多的公薪阶层,这才使得“平民”粽子真正回归到平民餐桌。
其实,我国的消费结构就是一座“金字塔”,广大的公薪人员、普通群众就是“金字塔”的塔基,那些高消费人群才是“金字塔”的塔尖,如果经营者的眼睛只盯着塔尖,最终只能是“曲高和寡”,落得个“高处不胜寒”。
但愿像“平民”粽子一样的平民消费越来越多地走进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消费的主流和常态。(中国台湾网网友:艾才国)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