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要考试、小升初要派位、中考竞争激烈、高考成了独木桥……孩子的每一步成长,似乎都面临激烈竞争,这也让家长的焦虑与日俱增。家长为什么焦虑?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焦虑,孩子劳累。(5月30日人民日报)
每年六一临近,教育与孩子的话题都将成为一时热点。六一节日,学校、家长温情关怀之下,孩子们都会快乐几天,但很快又将在学校、老师、家长的督促下再次投入紧张、劳累的学习之中。如果说家长们为了孩子未来而得了焦虑症,那么又有多少人真正关心孩子们失去了多少本应该属于他们的快乐童年呢?
如果说家长们的焦虑症源自社会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源自功利化应试教育体制下孩子们从小被各种人为因素推入千帆竞争的人潮人海。不论教育制度、家长期盼还是学校、老师,都唯独忘了孩子们才是第一要素,当各种压力纷纷落在柔弱的孩子肩头时,有谁有问过孩子们所想所愿?
“少年不努力,老大徒悲伤”,劝导孩子刻苦学习人人都能说滔滔不绝,近期央视六一街头调查“如果回到童年,你最想做什么?”家长们不约而同回答:后悔当初自己没好好学习。学习知识对孩子们来说固然很重要,那么思想、道德与人生观教育就不重要的了吗?对孩子们来说,他们需要的并非仅仅是家长为他安排好的一切和那些名校、名师、重点。无数事例也证明,那些经济不富裕,甚至相当贫困的家庭,如果能够合理安排好孩子的生活,鼓励孩子树立正确远大理想,让他自己去独闯自己的人生之路,他们往往更能做出一番大事业。
改革开放30多年让中国家庭有了经济基础,而家长们自然不愿意再让孩子吃自己曾吃过的苦,于是教育投资意愿让公益性的教育走了样,提高民族素质,向国家社会输送各种人才的教育机器逐渐变得越来越功利化、极端化、形式化。功利化是那无法撼动的应试教育体制,极端化是整个社会那纸比金贵的各类文凭,形式化是大学毕业生们走入社会所学课程几乎一无所用的尴尬和那喊了多少年“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素质教育。
总之,家长的焦虑症折射的是中国教育与人才市场衔接的失败。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人生来都是不同的,正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教育应该建立于公益、公平性质之上,建立于孩子们的爱好与原意之上,建立于因材施教人人成为社会有用人材之上。(中国台湾网网友:刘立峰)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