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我们应从饮食中吃出精神

时间:2014-05-26 15:53   来源:中国台湾网

  “你看舌2了吗?”最近,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席卷大江南北,生生把“舌2”这一诘屈聱牙的简称整成了流行词,“高大上”的纪录片和“下里巴人”的“吃货”终于有了一次完美的结合,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中国人在味觉的集体怀念中,达成了对美食人生的共识。(5月26日人民法院报)

  最近《舌尖上的中国》风靡大江南北,此片以深厚的人文情怀将中国各地的美食汇聚于人们的味蕾。精致的画面、优雅的解说词、浓郁的乡愁、四溢的芳香将各种小食勾勒得淋漓尽致。但吃货们不仅仅要体会到《舌尖上的中国》的味感,更要体会出中国包含文化博大精深的气质与内涵。

  中华饮食也是一种性情文化之显。《寿世保元》亦有云:“食惟半饱无兼昧,酒至三分莫过频。”食什么,怎么食,其实是人生的一种生活态度,故而猛虎食肉,孱羊食草,两者之性趣各有殊途。山西、兰州之食面,广东之饮茶,内蒙之啖肉饮奶,四川、重庆之火锅,各有其妙趣,吃的是食物,养的是性情。有人说南粤之人精明务实,大漠之人豪爽开朗,山地之人厚重质朴,这与饮食文化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再者,古代中国人多信奉轮回之说,而饮食文化也在中国人的性情中融入了轮回的宗教感情因素,正如有的人说人的吃喝排泄系统就像一个轮回的世界,嘴巴是前生,胃乃今世,涸藩乃来世。这也彰显了中国人性情较为和善和温顺的原因,我们从中华包含中也可从中窥豹。

  中华饮食也是一种民族文化传承。我们在过寒食节与端午节时,也增添了一份民族文化的传承,有不食嗟来之食之自尊,有肝胆报国之豪情,亦有思今抚昔之感叹,此中种种,由人各异,唯一不变的是千古之流传在我们国人中的文化基因罢了。饮食亦以诗文而盛传,诗文更因饮食而有味。苏轼《汲江煎茶》:“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苏子之写茶,可谓独得其妙趣,将煮水、炒茶、泡茶写得生动传人,文字之间已传来沁人心脾之茶香;张志和之诗,“鳜鱼肥”之“肥”字,尤突出食鱼之特征,鱼非肥不可食也,白肉黄脂,于清水处煎煮有道,甚有美味也。

  人间万象,飞禽走兽,凡是尚可寄生于生命之体者,无不离开饮食之问题,而作为万物之灵,我们更是对饮食有着入魔一般的痴迷。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华之饮食已经上升到天的高度了,而中华传统之敬天、崇道之理念,将天视为帝,将天视为尊,说明了对食之一道的推崇。而往往国之大事,在举杯谈笑间悄悄解决,刘项之鸿门宴,铁血与阴谋贯穿于中;青梅煮酒论英雄,论说天下谁是英雄,奠定三分之局势;宋高祖之杯酒释兵权,三杯两盏淡酒令猛将解甲归田。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人吃着是为了活,人活着不是为了吃。”对于饮食,其实我们还有更深层的入世之意味。宋之文士苏辙曰:“人生在世,不出一番好议论,不留一番好事业,终日饮食暖衣,无所用心,何自别于禽兽?”好为饮,好为食,我们可称之为妙人也,正如曹雪芹《红楼梦》里的道姑妙玉,不染世事,掬雪为茶,携梅为友,冰清玉洁,不食人间之烟火。饮食中更深层的含义是独食与众食之问题,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独食食不如众食食,杜甫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若我有食,天下皆有食,岂不是食之更有味,红尘之世,有饱食而无所事事者,亦有面有菜色终日忙碌者,有朱门酒肉臭者,亦有路之冻死骨,出世之道人、释门,我们学之不来,亦不敢学,只有自食而思天下之食,方为食之上者也,正如铁人王进喜说:“牛吃草,马吃料,牛的享受最少,出力最大,所以还是当一头黄牛最好。我甘愿为党、为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虽然王进喜的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的这种精神却永远地留在人们的心中,铁人之肺腑言语,对于那些尸位素餐之侪,难道没有一丝丝的震憾力吗?

  如今社会,物欲横流,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哪一样不能成为我们的盘中餐,哪一样不能成为我们的腹中食,但我们缺少的正是吃的那种内在的精神与涵养。温家宝总理论及为官之处,喜好引用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的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此中正有《左传?曹刿论战》中对“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的痛斥,大有“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的体恤之心。

  所以,《舌尖上的中国》,我们不仅仅要关注中华饮食的感受,更要关注“舌尖上的中国精神”。(中国台湾网网友:别亚飞)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编辑:李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