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为两岸关系发展能做些什么

时间:2014-05-19 16:58   来源:中国台湾网

  导读:5月20日,马英九上任已届满6个年头。马英九将台湾事务处理得如何,能否符合民众的期待,宽厚和客观一些的会虑及内外部的大环境,而即便没有大的进步,也没有因世界经济危机而有更大的衰退而谅解;促狭、苛刻一些的会用发展的幅度不合预期表示不满或加以诟病。本文的重点不在于检视台湾民众冷暖自知的内部事务,而侧重前瞻,马英九对两岸事务推进的如何,以及接下来为两岸关系的发展还能做些什么。

  尽管马英九离结束任期还有两年的时间,也许还无法盖棺定论,但按照整个世界和台湾未来两年的整体经济形势、台湾的政治生态以及马英九自身的个性,却已可大胆断言,马英九只能在已经签定的两岸经贸政策和不太敏感的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修修补补,在诸如两岸长期和平架构或军事方面深层互信方面,恐难有大的作为。这种结论还不仅仅在于马英九本就瞻前顾后、迁延推拖,还在于今后可以预期的各种因素让其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之所以将世界和台湾未来经济趋势列为第一观察的要件,皆因这事关马英九当局的执政满意度和马英九自身威信能否因经济快速发展而大幅改观的问题。纵观世界经济,尽管美国个别经济指标有所改善,但短期内无法成为带动整个世界经济复苏的引擎。而长期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有活力的大陆地区,在发展速度最快的前20年,台湾因为“戒急用忍”、和源于意识形态的固步自封,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和足够的获益。目前,大陆经济增速已经明显放缓,其对台湾让利的力度和幅度,因为马英九自身的表现,也不会好于前几年。即便按照最乐观的估计,接下来的两年,经济上让台湾民众广泛有感,恐将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些微的经济发展,会在在野党的大力唱衰中,几可忽略不计。

  台湾内部的政治生态,让台湾的经济发展不但多所滞碍,还会因为接连的选举年而使得岛内党派之间的恶斗、族群之间的撕裂、两岸政策之间的攻防更趋严重。具体来说,马英九在国民党内的影响力极度衰退,各项即便对台湾社会经济极为有利的政策也会在议会中被空转推延掉了。而涉及两岸的纯属经济的政策已经不能顺利推动,牵涉更广,也更为敏感的政治军事议题,即便提出来谈都会遭受颇多非议,更不要说达成最低共识获得通过。

  2014年的“七合一”选举和2016年的“大选”,让以民进党为主的在野党有了更多充分诟病马英九及其执政团队的名正言顺的借口和充分表演的舞台。马英九及其团队遭受的内外压力和各种攻击和挑战将更加空前。两岸政策会被马当局保守到可能只是一场场的政治宣传秀,更大、更多的开拓,不但无心也无力。两岸服贸协议在台湾的遭遇,以及国民党“立法委员”在议会的表现已经足以预示了未来的发展。

  马英九长期被自己的政治洁癖困缩在自以为是的“不统、不独、不武”窠臼里难以动弹,今后两年在两岸宏观政策上内有实质性的推动。

  如此措辞和定位并非否定了马英九之前为两岸关系推动上所做的巨大努力和贡献。马英九及其党团即便今后在两岸关系上什么都不做,历史都会为因其推动两岸关系获得很多历史性突破而名垂青史。这里深表遗憾的是,马英九的个性不但让其错过了两岸关系确立数十年稳定架构的最佳窗口期,而且本能够做得更多、更好的两岸布局架构,而没有得到应有的推动。

  这种态势和台湾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政治生态,有很大关系。台湾海峡和自成体系的军事力量,让台湾无法和香港、澳门相比:和大陆的联系,台湾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随时中断或放缓。以前的所有的努力,因没有长期的政治架构和默契,而会大部分、甚至全部,很可能会随着台湾地区的政党轮替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甚或归零。只有完成两岸长期稳定的政治架构,才会让两岸关系不会因为政党轮替而有蓝绿最低限度的保障。民进党频频扬言执政后,会推翻马英九时代议会已经通过的两岸政策,就是明证。

  退一万步讲,即使马英九今后对两岸关系的长期架构无法有更多的建树,却并不妨碍自身对两岸关系的发展有更多的贡献。在两岸关系上,陈水扁的最大问题是毫不掩饰自己“台独”的立场,并以自己地位和权力和影响,推动包括“去中国化”在内的一些赤裸裸的“台独”动作;与陈水扁相比,马英九拼命掩饰自己的“统独”立场,让有些人认为是“倾中卖台”,而又有一些人认为其是隐性“台独”。政治领袖的长期混沌,被诟病没有给台湾指引方向在所难免,因为明确的立场无论对错,均可获得一部分铁杆粉丝的支持。

  接下来两年,马英九即便要“中立”,固然可以在很多诸如经济、文化、卫生、科技等具体或单项政策方面有更多实际的推动,在宏观上也可以多一些自己的两岸走向的立场的畅想。也即用自己的理念给台湾未来树立一个中长期的目标或方向。这是一个政治家所本应该有的立场和努力,也唯有此才不失政党轮替的意义。

  历史也许可以证明,陈水扁是“急独”最后的堂吉诃德,马英九时期是具有建立两岸长期和平架构最理想的窗口期。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或更为疏离,蓝绿恐怕都需要一个新的窗口期。(中国台湾网网友:毕殿龙)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编辑:李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