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变“毒品”,监管机制岂能缺位

时间:2014-04-21 16:26   来源:中国台湾网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江苏泰州兴化市一位姓朱的小伙儿,几年前偶然接触到了一种止咳药水,后来就再也没停过,到目前已经花掉了一百多万元。(4月21日中国广播网)

  近年来,就有不少关于青少年喝止咳水上瘾的报道,更出现了不少拿小儿联邦止咳露、泰诺奇等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溶液等易成瘾药物当“毒品”销售的案例。

  很多人都知道,杜冷丁、强痛定、吗啡等临床上严格控制使用的麻醉、精神类药品可能会导致“药物上瘾”,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这些药物不仅很难买得到,也基本用不上。一般人也会觉得“药物上瘾”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事实上,那些常与老百姓“亲密”接触的感冒、止痛、镇咳等含部分特殊药品的复方制剂是家中常备药品,如果不遵医嘱随意服用,也会让你在不知不觉中上瘾!

  笔者认为,药物滥用是个综合的社会问题,要想彻底解决药物滥用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堵住这些易成瘾药物流向购买者手中的一些漏洞,另一方面要加强对部分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导,因为大多数购买成瘾药物的都是一些青少年群体,所以,让更多的青少年和家长了解药物滥用的危害和戒除难度,以此在青少年群体中建设一道主动防止药物滥用的防火墙,才能让他们真正远离药瘾的诱惑。

  治病救人的药品成为危害人体的“毒品”,即是老百姓对药物使用的无知,更是我们社会存在药品监管的漏洞。零售药店必须严格凭处方销售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溶液,但由于监管不利和一些药店见利忘义的行为,处方药滥用问题反而越来越严重,亟待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对于国家“防止滥用成瘾性药物”的呼吁,各级政府应采取积极的行动,堵住药品“流毒”。(中国台湾网网友:袁宝)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编辑:李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