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酒”的泛滥拷问企业“良心”

时间:2013-07-05 13:22   来源:中国台湾网

  50年茅台售价33800元/瓶,50年五粮液售价25888元/瓶,30年剑南春售价6500元/瓶。一些白酒价格的高低,不知何时起就与“出厂年份”扯上了关系。然而,由于年份的标准缺失,加上这方面监管处于真空状态,不少名酒的出厂年份一直是个谜,有的成立没几年的酒企也推出了30年陈酿。(7月4日 人民网)

  可以看出,新闻中的这些“年份酒”的价格高额数据令人触目惊心。近年来,白酒市场经历了论“品牌”、论“包装”、论“口感”、论“健康”后,眼下“酒龄”变得炙手可热。现如今,“年份酒”成为了白酒行业的一剂强心针,是中国白酒企业炙手可热的“摇钱树”,一时间出现了“满城尽是年份酒的局面”。由于标榜拥有“悠久历史”的酒龄、窖龄,年份酒市场售价往往比普通白酒明显高出一截,而除了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和剑南春等知名酒企以外,近年来国内大大小小的酒企纷纷推出年份酒,其酒龄、窖龄从几年到几十年不等,有一些白酒产品宣称的酒龄甚至比生产白酒的企业历史更加久远,令人啼笑皆非。

  其实,白酒市场上“年份酒”乱象的问题其实在很久以前就被提出来过,只是可能没有引起大家的关注。而关于“年份酒”的年份到底是以哪一个标准来进行衡量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存在疑问了,由于国家一直缺乏年份酒认定和检测的标准,让大部分白酒厂家有了可乘之机,以此来谋取暴利,提升所谓的高端形象。“年份酒”说好听点是商业营销手法,而实质就是一种概念炒作。

  笔者认为,年份酒并不是某个人、某个企业的问题,在技术难题未解决、行业标准未出台前,年份酒其实就是一种“良心酒”。如果厂家只顾炒作年份酒的概念,而无真实的年份,就会伤害消费者的利益和感情,企业就是在用自己的品牌价值换取一时之利。企业短视也罢,谋求长远也好,暴利面前谈诚信无疑书生意气;长期处于监管真空,仅靠企业自律更是痴人说梦;寄希望于媒体的舆论监督,通过积极宣传、推广年份酒知识赢得消费者的信任,见效又太慢,消费意识毕竟不是朝夕之间就可以扭转的。

  是该给年份酒酒龄造假的行为来个“急刹车”了。年份酒应该怎么管?只是技术问题;归谁管、管不管,则是责任问题。因此,有关部门的监管应该更主动、更前瞻。相关的主管部门应赶快出台标准的法规,而行业协会也需要真正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来发挥约束和规范作用,酒企们也需要自觉起来,几大名酒厂甚至可以联合成立实之有效的协会组织,共同推动行业规范发展。国家标准的出台才能验明正身和促进“年份酒”回到健康发展轨道,而我们在购买“年份酒”时也就不用“雾里看花”了。(中国台湾网网友 袁宝)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编辑:扶海涛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