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卫主权需要全民同仇敌忾!

时间:2013-01-16 13:41   来源:中国台湾网

  澳大利亚学者格里高利·克拉克对日本人总结了14个特点,第一条是“具有强烈的群体性,习惯于听从命令”。这一点优势就是行事整齐划一,坏处是一旦领导层被邪恶势力掌控,整个团队都会愚从,从不认为自己是错的。

  20世纪初,美观传教士阿瑟·亨德森·史密斯(明恩溥)写了一本书《中国人的人性》,对中国人性格的总结第一条是“保全面子”。中国人重视“面子”,优点就是人与人的交往如同演戏,很精彩,但是只是掩饰而不去真正解决问题。

  同样是西方人对于东方两个相似的民族的总结,但至今读起来让人仍旧感到强烈的震撼。

  就拿日本侵华历史来说,这是世界公认、板上钉钉的事情,但是因为日本领导人拒不承认,几乎全部的日本国民都否认这是侵略,否认有诸如南京大屠杀等等禽兽一样的行为。

  同样的问题下,即便中国人就是处在日本侵华军的铁蹄之下,社会上“日中亲善”、“攘外必先安内”等等投降主义口号却依旧很有市场。更有甚者,很多的中国人自愿充当“皇协军”、组建“维持会”,反过头来帮着日本侵略者坑害自己的同胞。

  简单的问题,让人体会到两种不同民族心理所带来的结果。

  在近期的钓鱼岛问题上,同样也可看出端倪:

  钓鱼岛地理位置重要,因此自从日本觊觎并吞并琉球后,对钓鱼岛就只有“要绝对占有”声音,哪怕二战后被打得稀巴烂也没有弱化。即便是2012“钓鱼岛国有化”后,中日两国剑拔弩张,整个日本国内仍旧是同一种声音。

  反而是作为受害者的中国,国民对待自己领土问题上反而是从来不坚决、不果断,在维护自身权益上处处被动。当前,中日围绕钓鱼岛争端几乎已经白热化了,但是国内“要战”“要和”两种声音始终争论不休,只是一味“顾面子”,不想落了“中国威胁论”的口实。更有甚者,一些掌握话语权的“专家”配合美日文宣攻势,频频要求国人要“顾全大局”、“不要轻言战争”,使得中国的国民心理更加的紊乱。

  上个世纪日本侵华时,日本内部有种声音,就是与中国进行战争,只要稍加威吓,中国人自身先从内部溃败。目前钓鱼岛的形态,与“9.18事变”或者“7.7事变”时中国的社会形态何其像也——难道又要让历史重演吗?!

  《诗经·秦风·无衣》曰:“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表现了秦军作战时团结抗敌的情怀,因此秦军所向披靡。那么,何时中国内部对待外侮时能有一个声音,就是:

  “全民同仇敌忾,捍卫主权绝不动摇,哪怕付出血的代价!” (中国台湾网网友  张岳琢)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编辑:扶海涛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