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无视红灯凑够一拨人就横穿马路,被称“中国式过马路”;家长拥挤在学校门口身负保镖重任护送孩子上下学,被称“中国式接送”;限行、限购、拍卖牌号等各地出台的治理拥堵手段,被称“中国式治堵”;母女共赴相亲会盘问男孩是否有房有车有存款,被称“中国式相亲”……如今,“中国式”标签,让这个原本描述中国特殊国情状况的中性词有了更加复杂的内涵。(10月24日 新华网)
“中国式”现象自嘲还是警醒?“中国式”一半自嘲一半警醒。
近年来,从“中国式离婚”到“中国式相亲”,从“中国式送礼”到“中国式拒贿”,从“中国式管理”到“中国式消费”,从“中国式好人”到“中国式走红”,从“中国式踢球”到“中国式跨栏”,从“中国式礼仪”到“中国式陋习”,从“中国式育子”到“中国式送学”,从“中国式最丑”到“中国式最美”,从“中国式孝心”到“中国式养老”,从“中国式行动”到“中国式闭关”,从“中国式微笑”到“中国式鬼脸”,从“中国式买房”到“中国式压力”,从“中国式心态”到“中国式性格”,从“中国式招录”到“中国式用人”,从“中国式插队”到“中国式治堵”,从“中国式爱国”到“中国式祸国”……再到连日来热侃冷聊、快传短播的“中国式过马路”。
接二连三和五花八门的“中国式”,有“搞笑版”,有“美化版”,有“丑陋版”,有“自嘲版”,有“警醒版”……媒体的报道形式也是千篇一律,既有“正面式”的,也有“典型式”的,更有“反面式”的。无论那一类,自嘲也好,警醒也罢,有的“法不责众”,有的“自娱自乐”,有的“损人利已”……不知道,有些“中国式”能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新一轮的扶贫积弱、伸张正义、朴实善良、勤劳勇敢的“中国式行为”,还是能否带来成为世人学习的榜样,或是能否真正做到温暖那些冷漠的人心。诸如此类。让人感到“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不知道那个“中国式”是自嘲,那个“中国式”是警醒。
“中国式”为何易火易红?得益于全媒体的“凑热闹”。“中国式”为何易爆易露?得益于受众们的“大围观”。“中国式”为何易传易播?得益于大信息的“流通率”。不足为奇,不以为怪。
其实,或张扬、或自嘲、或警醒、或讽刺、或攻击、或愤怒、或自娱,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中国式”,表达着自己对某些社会现象和问题的看法或观点。无论是社会,还是媒体,大可不必大惊小怪,更没必要“兵临城下”式的“围观”,既然允许有三教九流存在,就要允许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还要允许思想与思潮的自由开放,还要允许新思想和新思潮的流行盛行,更要允许各式各类文化生态呈现多元化、多际化和多媒化。
可以说,形形色色的“中国式”,还引发了一连串、一系列的“个人式”。大多数的“中国式”也正是由无数“个人式”的整齐划一和千篇一律而构成的,从而成就了“中国式”的“一炮走红”。固然,思想与思潮是自由的,但至少我们的某些观念和意识,也需要“更新”,对于某些思潮不可一味地“粘贴”和“复制”。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焦虑与惆怅,是“中国式”得以传播和流行的“火源”。值得提醒的是,“中国式”不可太过于情绪化,更不得凸显太多的“劣根性”和“偏见性”。否则“中国式”有违背伦理和道德,有背离文明与进步。如个别西方人眼里,他们那种偏见的“丑陋的中国人”认知中,居然也被我们国人给“套”用上了“中国式”,真不知这是自嘲,还是警醒?
说到底,“中国式”也得遵守公民的良好习惯,还得遵守个人的文明操守,还得遵守传统的品德修养,还得遵守伦理的社会环境。“中国式”不宜泛滥,“中国式”不宜脱根,“中国式”不宜背道,“中国式”不宜违德。(中国台湾网网友 熊传东)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