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树是许多人的儿时记忆。今年7月,厦门大学要开设“爬树课”的消息公布后,引来诸多议论,有人赞赏大学体育课有创新,认为课程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野外生存能力,也有人质疑此举是盲目模仿国外,并可能损坏树木。在议论声中,这门取名“攀树运动”的课程日前正式在厦门大学开课,60名大一新生成为首批学员,他们在学习2节理论知识课后,将在下周进入户外实践阶段。(10月22日 人民网)
厦门大学开设“爬树课”后引起社会争议是必然的,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教育思想仍占据着主导地位的环境里,在高等学府学习就应当是正经严肃、有板有眼地以书本为主,类似于“爬树课”之类的新奇课程,只能被归结于“不务正业、哗众取宠”的行列。但如今放眼大的世界和社会环境,对人才的定义早已不是停留在懂得多少理论知识和书本文化上,对社会的认知与了解、对生活和工作技能的掌握更成为新时期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在这一时刻,厦门大学能够力排众议、激流勇进,将“爬树课”从国外院校引进并投入实际教学,虽然在目前所能取得的教学成果和影响力不可能太大,但是这种敢于尝试、勇于探索的做法是值得赞许的,也体现了大学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教育精神。
但相对在实践过程中让新的课程产生最大最积极的教育成果而言,单纯地将其引进和设置毕竟只是一个开始,如何让“爬树课”由貌似的游戏之举上升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高度,就不仅仅只是开设了这项课程便可大功告成,如何避免我们惯常思维中习惯性、重复性的形式主义和拿来主义,让创新课程在校园里真正起到积极健康的辐射效果,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求学意识产生重要影响,是摆在包括厦门大学在内的所有院校今后教育工作中需要努力解决的实际问题。
有调查显示,如今中国大专院校、中小学校学生的体育及身体素质普遍较低,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更是远远低于西方国家的水平。在我们的固有思想里,对书本知识的学习掌握才是“正途”,一向忽视了对孩子身体素质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大学里的通用性教育也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在这一时刻,引进国外的“爬树课”难免存在生搬硬套的嫌疑,但我们不应对此便持绝对否认和一概棒杀的态度,而是应当从类似这样充满新鲜和创意感的课程中找出规律和联系,总结新时期教育工作的方针和原则,寓教于乐,让学生在书本之外锻炼培养出社会生存能力与实践能力,进而由点及面,扩大到整个教育体系中,在教育思想上逐渐改良现行应试教育中诸多的不利现状,让教育更加贴近实际、贴近实用,符合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若能如此,今天看似游戏般的“爬树课”则为今后的教育体制从根本上进行改革拉开了序幕。但如果校方在引进外来教育资源中尝到了所谓的“甜头”,开设类似课程的出发点和目的仅仅是为了标新立异、提高关注度,甚至通过开设这样颇有报名参与门槛的课程达到提高教育产业效益的目的,便是远远地背离了其本质和原则,那么尽早让它在社会的质疑和嘲讽中自生自灭、销声匿迹也罢。 (中国台湾网网友 王明远)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